第176章 火箭骨鱼-《废土开发日记》


    第(2/3)页

    遥控器画面上,骨鱼的飞行显得些僵硬,只会直来直去,转弯和盘旋的控制力较差,绕了一个很大的圈才辗转返回。

    健将持续加速,画面也变得模糊和拉远,空中收音带来的气流声也格外嘈杂。

    红隼说:“为安全考虑,我只能远距离观测。”

    “另外,我的电子眼是新设备,但遥控器已经是很老的型号,所以清晰度较低。”

    周异问:“能不能换一个新的大屏遥控器?”

    “可以。”

    红隼说:“更换一个大屏幕手动终端设备,大约需要600到1500光种。”

    周异立即表示:“买最好的高配,回头你就去买。”

    这种长期使用的生产力工具,不能省成本。

    “周,还有专门针对机体定制版的手动终端设备,可以切换分机操作模式。它有紧急避险功能,还有匹配各城市页面的高清投屏功能,附带保修一年,大约要3000光种,这应该是市面上最好的。这个可以吗?”

    “……”

    周异咬牙说:“买,就买定制版的!”

    红隼倒是一如既往,申请经费时都是追求拉满顶配。

    接下来,无人机对骨鱼健将进行一系列的数据评估。

    “飞行模式下,极限速度为142千米/小时。”

    “续航时间是2小时11分钟。”

    “飞行高度为2000-4000米。”

    “转向灵敏度不足,更擅长直线飞行。”

    “海底航行模式,极限速度为54千米/小时。”

    “起飞时会进入三棱塔形态,降落时会切换为球形态,进入死海又会恢复为潜艇形,三个形态均能自如切换。”

    “三个形态中,静止的三棱塔形态几乎没有消耗,能在陆地上长期保持和吸收死光。飞行形态能量消耗最大,2小时就会耗尽。潜艇形态消耗较少,能够长期保持运转。”

    骨鱼的确能飞。

    可惜续航就2个小时,速度也不如猎脊者。

    但周异还是非常满意了。

    骨鱼快递员完成了从无到有的突破,拥有了短期飞行能力。接下来就是持续积累,将能力逐渐熟练和巩固,进一步尝试提升续航和速度。

    当前环境下,骨鱼快递员们还是以海底送货为主,一是安全,二是隐蔽。

    这次进化出了一个全新分支,得有一个名字。

    周异将其命名为「火箭骨鱼」,希望有朝一日骨鱼们能突破高空,飞到更远的地方去。

    接下来他帮剩余的七名骨鱼都完成了进化。

    其中六名都成功蜕变为了火箭骨鱼。

    第七名却走入了另一个方向。

    快递员「大嘴」变成了一头巨大的瓢型生物,背上长有坚硬的纵脊,骨质甲壳增厚,拥有多只钩足,并且有着一条能自由转动,生有锯齿的剑尾。

    “这是骨鲎。”

    比奇对此倒是毫不在意:“只是比普通骨鲎要大不少,多半是因为摄入大量白贝,还有养殖平台的适宜环境导致。”

    “骨鲎是D级生物,它们拥有了一定的作战能力,防御不弱,尾部有很强的搏杀能力,钩足也能撕裂敌人。它们用尾部支撑身体跳跃,能在死海里弹射和遨游。”

    “这一物种的骨结构很坚韧,核心结构轻巧、机械强度大、吸收能力高、承重能力强、具有极高稳定性……光说骨头强度,它是比火箭骨鱼高的。”

    周异恍然。

    从体量上来说,这个形态来送货倒是很适合。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