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一定要尽快赶到松州,查明情况,不能让吐蕃人有机可乘。 仅仅两天,他们就如疾风般抵达了益州。 三千营的后勤队伍也是紧跟其后,但他们需要携带的东西太多,比起现在的三千营,他们至少还要慢上两天。 益州,这座繁华的城池,此时却因战争的阴霾而略显紧张。街上的百姓们神色慌张,议论纷纷。 “听说吐蕃要打过来了,这可怎么办?” 一位老者满脸担忧地说道。 “杞人忧天,吐蕃能过的了松州吗?”一位妇人抱着孩子,眼中满是自信。 秦如召看着益州没出什么事后,也是松了口气。 “快,写一封战报,告知李将军我们已安全抵达益州。” “希望这能让老将军稍微安心一些,可松州那边到底怎么样了呢?希望不要太晚。” 写完战报后,他将其交给益州都督。 “李都督,劳烦你尽快派人将此信送往大军,让李将军安心。” 听到秦如召这么说,李都督更是满脸疑惑。 “秦将军,下官五天前就将松州的情报向大军传递了过去?李靖大将军没有收到吗?” 听到李都督这么说,秦如召也是心里一沉。 “你发的是什么战报?” “秦将军,我发的是松州与幽州之间的吐蕃骑兵拦道,我们城中时候三万步兵,出去怕是送死啊!松州怕是被吐蕃围了!” 听到李都督这么说,秦如召大感事情不妙,后面怕是还有人从中作梗! 想到这他也开始着急了。 秦如召在益州稍作休整,补充了必要的物资,让士兵和马匹都恢复了些许体力。 他看着士兵们有些疲惫的面容。 “大家都很辛苦,但我们不能停下,我们要去看看松州到底怎么了!” “大家抓紧时间休息,检查装备和马匹,后面的路还长。” “把火器都看一看,不要到时候哑了。” 秦如召吩咐道,他自己也在思考着接下来可能遇到的情况。 休整完毕后,秦如召带着三千营毅然离开益州,向着松州疾驰而去。 越靠近松州,空气中那股刺鼻的血腥和腐臭味道就越发浓烈。 那味道就像一只无形的手,紧紧地揪住每个人的心。 “秦将军,这些吐蕃人真该死!” 一个年轻的士兵紧紧的握着马鞍上悬挂着的陌刀。 一脸愤怒的说道。 他从未见过如此残忍的场景。 这也是为什么李承乾一定要把三大营都拉出来遛遛的原因。 没有经历过战火的士兵。 还算不上士兵。 一腔血勇,很重要! 秦如召看着三千营战意盎然,也是开口提醒道。 “做好准备,恐怕前方有大敌。” “我们的甲还没到,有危险就把手里的火枪和弩箭都射完,不要近身战!” “我们的马快,记住,听军令!不要恋战!我们是重骑,每个人身上陛下都花了大把的钱,别把自己当轻骑玩。” “为了大唐,为了那些死去的百姓。还请诸位忍上一忍!” 他握紧了缰绳,眼神中闪过一丝决绝。 陛下说过,作为主将,一定要有清晰的头脑。 忍! 等三千营披甲,他一定要让这些吐蕃人知道。 什么是真正的残忍! 当他们真正踏入这片区域时,眼前的景象让这些年轻的士兵们一个个咬着牙关,紧紧地握住了自己手中的马槊。 他们的心中充满了愤怒和对吐蕃人的仇恨。 “这……这太惨了!这是人干的事情吗?” 一个三千营士兵瞪大了眼睛,眼中满是震惊和不忍。 他的内心在颤抖,这些无辜百姓的惨状让他几近崩溃,同时对吐蕃人的残忍行径充满了愤怒。 “吐蕃人简直是畜生!他们连孩子也不放过!” 秦如召朝着那个方向看去,好几个孩子被吊在木桩之上,被一根竹矛紧紧的串在了一起。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