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侯君集看着秦如召,眼中露出赞赏。 “战争本就是残酷的,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吐蕃对我们大唐虎视眈眈已久,若不斩草除根,日后必成大患。” “秦将军不过是做了我们想做而不敢做的事罢了。” 李靖难以置信地看着侯君集。 “你……你竟然说出如此大逆不道的话。” “我们打仗是为了和平,不是为了杀戮。” “若是以这种方式对待敌人,我们与那些野蛮的民族又有何区别?” 秦如召抬起头,看着争吵的众人。 “李将军,我知道你心怀大义,但在战场上,没有那么多的选择。” “吐蕃人狡诈凶残,他们从不遵守约定,与他们讲仁义道德,只会让我们大唐更多的将士牺牲。” 我愿承担一切后果。” 李靖看着秦如召,眼中满是失望。 “你承担?你如何承担得起?这关乎我大唐国运!” 薛仁贵叹了口气。 “事已至此,我们还是要想办法解决。此事若传出去,对大唐的声誉损害极大。” “我们要想办法封锁消息,尽量减少影响。” 侯君集点头道:“薛将军说得对,我们不能让此事影响到大唐的稳定。” “但秦将军的处置,还需从长计议。” 李靖眉头紧锁,他陷入了沉思。 他知道薛仁贵和侯君集说得有道理,现在当务之急是要稳住局势,不能让大唐陷入内乱和外交危机。 但他对秦如召的所作所为依然无法释怀。 秦如召看着李靖,“李将军,我不后悔我的决定。” “如果再来一次,我还是会这么做。” “吐蕃的存在对大唐是一个巨大的威胁,他们就像一颗毒瘤,必须要彻底清除。” 李靖怒喝道:“你还不知悔改!你的眼中只有灭种的快意,却没有看到这背后的代价。” “我们是大唐的军人,我们的使命是守护大唐的百姓和尊严。” “但你的行为却让我们大唐失去了尊严!” 侯君集拍了拍秦如召的肩膀。 “秦将军,我支持你。” “在战场上,没有绝对的对错,只有生与死。” 我们为了大唐的生存,有时候不得不做出一些艰难的抉择。” 薛仁贵摇摇头。 “侯将军,你太偏激了。我们不能因为一时的利益而忽视了长远的影响。” “秦如召的做法虽然在短期内彻底消除了吐蕃的威胁,但从长远来看,可能会引发更多的问题。” 此时,营帐内的气氛紧张到了极点,众人各执一词,谁也无法说服谁。 秦如召站在那里,他的信念没有丝毫动摇。 李靖则是满脸愤怒与无奈,他为大唐的未来担忧。 薛仁贵在权衡利弊,试图找到一个妥善的解决方法。 而侯君集则在为秦如召说话。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