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听到陈浮生的话,李承乾满意地点了点头。 他的心中对陈浮生的回答十分认可,这个年轻人,目光长远,总能准确地把握问题的关键。 “那东京呢,东京也不一般啊。” 李承乾再次将目光投向舆图,手指在河南道和淮南道的东部区域轻轻划过。 “河南道和淮南道最东,拆出一座东京城来,方才为好。” “如今我大唐太大了,道也太乱了,你看看,这淮南道和河南道最东边这一块,方言说的是一样,生活习惯也是一样的,看看能不能拆成一个道,东京就放在这里!” 李承乾指着的那块地方,让众人陷入了沉思。确实如同陛下所说,这块地方对于淮南道和河南道来说,治理起来都颇为麻烦。 方言和生活习惯的相似,使得这里的百姓在文化和社会层面上有着较强的认同感,但也正因如此,在行政管理上容易出现协调困难的问题。 如果将这块地划出来,单独拆成一个道,设立东京,不仅能更好地管理这片区域,还能促进当地的经济和文化发展。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起来,对这个提议表示了认可。 看到没人有意见,李承乾果断地拍板了。 他用手轻轻划过舆图,语气坚定地说道:“那就从这里到这里,划为一个道,有山又在东边,就叫山东道吧。” “把东京设立在这山东道的中间。” 他的声音落下,宣告着一个新道的诞生。 众人的心中既兴奋又紧张,今天会议的内容,将对大唐的未来产生深远的影响,流传后世啊! 这可是要记录在史册上的! “至于这江南道要拆,朕觉得三个道不够,至少要拆成四五个道。” 李承乾双手插着腰,目光坚定地看着面前的这幅舆图。 他的心中充满了豪情壮志,大唐如今拥有着历朝历代最大的国土面积,这些土地,将世世代代都是华夏的。 他要为大唐开拓更多的疆土,哪怕未来天下大乱,这片土地也依然是汉人的根基。 自己人内部的纷争可以,但绝不容许外人染指。 李承乾划新道的举措并没有引起马周的过多关注。 这位历经沧桑的老臣,心中真正在意的是,这至关重要的遣京使,陛下究竟要选派何人上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