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紧接着,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温和起来:“如召啊,那个孩子,此次出使天竺,你可要多上点心,多多留意照看他。” “他如今已然是我大唐的百姓,不要再将他看作是有高句丽血脉之人,高句丽早已灰飞烟灭,不复存在了。” “这个孩子,不一般呐。” 李承乾一想到王文,心中便不由自主地泛起层层波澜。他微微眯起眼睛,陷入了短暂的沉思,这茫茫天下,不知是否还能找出像王文这般独特的人。 回想起与王文初次接触时的情景,李承乾便察觉到,这个孩子身上有着一种与众不同的特质,是个极具潜力的可塑之才。 不过,至于他究竟有多大的才能,还需要通过更多的观察,才能知晓。 这也正是李承乾执意让王文加入使团的关键原因。 毕竟,在日常相处的点点滴滴中,在应对各种琐事难题时,最能看透一个人的真实品性与内在潜力。 “如召啊,这次出使天竺的路途遥远,情况复杂,你替朕多留意观察那个王文,把他一路上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以及应对各种事情时的表现,都详细地记录下来。” “等你们平安归来之后,第一时间呈递给朕看。” 李承乾神色严肃,继续吩咐道,“平日里,只要没有危及生命的危险,你切不可轻易出手帮他,要让他自己去面对各种人际关系和复杂事务,学会在困境中成长。” “你只需确保他能活着平安回到长安即可。” 秦如召听闻此言,脸上顿时露出了疑惑的神情。 “陛下,这次出使天竺的队伍里,可全都是朝廷官员的孩子,甚至还有太子殿下同行。” “这……若是臣不出手帮他,他一个出身贫寒、有着高句丽血脉的孩子,怕是要受尽欺负,吃尽苦头啊!” 秦如召原本还以为陛下的意思是要他多多关照王文,护他周全,不让其受到任何委屈,没想到陛下仅仅要求他保住王文的性命。 在他看来,这样的安排对那个孩子来说,实在是有些残忍了。 不同的生活条件,足够让王文对未来失去信心。 秦如召出身贫寒,自幼便在困苦的生活中摸爬滚打,饱尝了人间的冷暖。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