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8章 较劲-《李世民假死?那朕就威服四海了!》


    第(2/3)页

    可如今,他已是坐拥万里江山的开元天子,长安城里的粮仓堆得比城墙还高,西域的驼队带着香料和宝石络绎不绝,街头巷尾的孩童都在唱着新编的《太平谣》,心头那根刺却越来越深——那是李承乾留下的影子,是“乾武之治”刻在百姓骨子里的敬畏,像一道无形的符咒,贴在他的龙椅背上。

    “高力士,”他忽然停下脚步,声音冷得像腊月的冰,“你说,这天下人是记着贞观的文皇帝,还是念着乾武的武皇帝?”

    高力士心里一咯噔,额角的冷汗瞬间冒了出来。

    这话问得凶险,就像在刀尖上跳舞。

    他知道陛下素来忌讳旁人将他与李承乾比较,当年太子李瑛只因在东宫挂了幅仿李承乾笔迹的书法,就被陛下以“心怀异志”废黜。

    可此刻圣问在前,他不得不答,只能躬着身子,声音压得极低:“陛下,贞观有贞观的稳固,扫清六合,定鼎天下。”

    “乾武有乾武的开创。”

    “而如今的开元,仓廪实,法令行,四夷服,正朝着前无古人的盛世走去,百姓心里自然是念着陛下的。”

    “念着朕?”李隆基扯了扯嘴角,露出一抹自嘲,那笑意却没到眼底,“去年朕南巡,路过洛阳城外的村落,听到老农给孩童讲‘乾武年间,斗米三钱,夜不闭户’,讲‘武皇帝亲耕籍田,皇后亲桑蚕室’,可曾有人提过朕的开元?”

    高力士喉头滚动,不敢再言语。他清楚记得,那次南巡,陛下在田埂上站了整整一个时辰。

    秋阳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龙袍的下摆沾了些泥土,他望着地里忙碌的农人,手指在袖中攥得发白。

    回来后便连夜召集群臣,下令减免天下赋税三成,还命人将新改良的曲辕犁图谱刻在石碑上,立在各州府衙门外。

    那时他以为陛下是体恤民情,如今想来,陛下哪里是体恤,分明是在跟一个死去的皇帝较劲。

    走进宣政殿,殿内的烛火比紫宸殿更亮,十二根盘龙金柱在光影里投下巍峨的暗影,像十二尊沉默的巨人。

    李隆基径直走到龙椅旁,却没有坐下,而是转身看向墙上悬挂的《万国来朝图》。

    那是画师刚刚献上来的新作,用了整整三年才完成,卷轴铺开时几乎占满了整面墙。

    画中长安城朱雀大街上车水马龙,西域的驼队载着绸缎和瓷器,东瀛的遣唐使捧着国书躬身行礼,波斯的商人正与胡商讨价还价,甚至连远在万里之外的大食使者都出现在画面角落,一派繁华景象。

    画师的笔触细腻,连胡商脸上的络腮胡都根根分明,衣料上的花纹用金线勾勒,在烛火下闪着细碎的光。

    可李隆基的目光却像淬了冰,在画中扫来扫去,最后落在城门处那块模糊的石碑上。

    他记得,那地方原本刻着李承乾亲笔题写的“天下为公”四个大字,去年重修城门时,他特意让人用凿子磨平了,只留下一块光秃秃的青石板。

    可画师竟敢在画里隐隐约约描出碑的轮廓,是忘了去年那个因画中出现“乾武”年号而被杖毙的画工了吗?

    “这碑,”他伸出手指,点了点画中的青石板,“是谁让你画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