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无妨!” 丞相胡步谋刚想站出来,只听得惠帝淡淡一声,吓得立即缩了回去。 惠帝不瘟不火道:“虽然是朕的旨意,但朕不是容不下反对意见的昏君。朕一向提倡广开言路,才能集思广益嘛。” “老六,你继续说。” 卧槽! 又让这个废物抢到机会了。 宋永信、宋诚信冷冷地瞪了宋知信一眼,这才不情不愿地回到原位。 “父皇!” 宋知信道:“在我大宋国两百多年的历史中,没有哪个皇帝是通过割地求和而获得长久和平和长治久安的。” “割地求和是有可能换来短暂的和平,但如果习惯了这种方式来换取和平,年复一年,宋国将慢慢走向灭亡!” 宋知信再次躬身道:“父皇!未战先怯,不是我大宋国男人应有的气概!” “只有拿出‘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等必死之心,北辽才不会轻视宋国!” 宋知信的话音刚落,众臣都开始嚷嚷起来。 就算苏冲天、邓云晖、赵广等兵部官员,也觉得不妥。 丞相胡步谋首先站出来。 “六皇子初生牛犊不怕虎,老臣佩服之至。如果把他比喻是一把剑,那这把剑肯定锋利无比,斩敌破阵,屡有奇效。” 胡不谋先是夸张了宋知信一番,然后话锋一转:“但物过刚则易折,惟有至阴至柔,方可纵横天下。” “治大国若烹小鲜,需刚中带柔,柔中带刚。” “六皇子还需多读历史,从历史中寻找治国理政的道理。” “若是像六皇子这般,不分国力强弱,动辄拿出‘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必死之心,那国家才真的面临亡国的危险。” 胡不谋的话得到群臣们纷纷拥护。 “胡丞相果然是治国理政的高手!” “胡丞相说得太妙了!” 狗屁! 敢说老子历史书读少了? 老子的历史知识,比你们加起来都多! 宋知信愤愤不平。 “辽国使团求见!” 这时候,殿外响起太监的尖锐声。 惠帝心里很不爽。 他正听得津津有味,还想听宋知信如何反驳胡不谋呢。 狗曰的耶律光锦! 在心里骂了一句,惠帝很不情愿道:“宣!” 很快,北辽使团入殿。 耶律光锦走在最前面,还是跟之前一样,器宇轩昂,目不斜视。 施礼完毕,耶律光锦毫不客气道:“惠帝,协议之事,你考虑得怎么样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