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赵佶的话让赵桓回过神,点了点头。 “他心中,凡俗位置的高低,又能有什么重要的。” “刚刚那老君观的高人手段就已经如此莫测,真不知道国师该如何强大。” 赵佶笑道。 “刚刚那道士,其实不算老君观的高人。” “我与他聊了几句,他是后面入观的晚辈,论实力只能排在一众师兄弟末尾。” “用他们说法,是个刚入先天。” 赵桓有些疑惑。 “父亲认识那道士?” 赵佶摇了摇头。 “我确实认识些老君观的人,不过刚刚那位确实不认识,也是刚刚聊了几句。” “你也不要觉得老君观的人会高高在上或是如何。” “只要你不做什么恶事,他们都是和善之人,有难处他们还能帮助一二。” “不过,若是恶人遇上他们,自会知道这些道士的本事。” 赵佶本就对道学感兴趣,不然也不会被称为道君皇帝。 在新城当了大学教授后,自然也常往老君观跑,认识些道士。 老君观中本就有些开放的地方,供人进观上上香火什么的。 观中除了修炼灵力的,也有些人专门钻研道法。 赵佶在这方面也算的上精通,也认识些人。 父子二人乘车离开了老君观,来自新城的队伍也进了城。 这一次,老君观先天高手来了十余位,后天高手三十余位,带着在新城轮休的士兵三千人,控制了城防。 除此之外,还有治安部的队伍一千余人,专门负责控制城中秩序。 还有监察部,司法部的人入城,意味不言自明。 新城来的人,加起来有五千多,相比于临安的驻军来说,不算多。 要知道,临安作为朝廷所在,城中和周边的兵力不少。 宋本就有冗军的问题,禁军体系庞杂。 这些年即便没有再招募新兵,禁军还是有三十万人的数量。 加上各地乡勇府兵,能凑个五十万的数量。 就在临安城中,驻军就有八万人。 其中五万禁军,还有三万则是府衙官军,御营中军,御前班直等等。 数量八万,而新城来的那些人,可战之兵不过三千。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