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融安距离西京足足两千里地,初六再走肯定是不赶趟。 清晨起床,趁着父母又在鼓捣他那大行李箱的时候,陈钧悄悄把新年收到的所有红包,全部放在母亲的枕头底下。 加上三叔给自己的,还有给妹妹的,一共有八九千块钱了。 他去陆院上学,压根用不到这么多钱,当初去报到时,家里给的几千还没用呢。 当然,答应妹妹的事,他也没忘,拿出来三百块,趁着过年的时候全都换成了五块,十块的零钱,悄悄交给了妹妹。 小女孩嘛,手里攥点钱无非就是买点自己喜欢的发卡,皮筋啥的,再买点零食。 后面她收的红包都被父母拿走了,只有三叔给的,被她提前转移到自己手里。 就这事,小丫头过个年,还天天惦记着呢。 一切收拾妥当。 这回陈钧看着父母往自己行李箱当中,塞衣服,吃的,喝的,他没再阻拦,只是站旁边瞅着。 一来这是大一下半学期了,没有新训收东西的规定,是可以带的。 二来他知道劝了也没用,上回趁着半夜他把东西又放回家里,父母得知后,打一次电话就唠叨他一次。 这回,父母干脆都不提前收拾了。 趁着吃完早饭,才把提前准备好的东西,全塞行李箱中。 等拉上行李箱拉链,李秀芬招呼着父亲把行李箱放到电驴上。 她这才转过身,看着自己儿子,也许是又要分别了吧。 李秀芬眸中柔情居多,但更多的是不舍,她看着眼前已经比自己高了两头的儿子。 叮嘱道:“小钧,记住妈的话,这回去学校读书,可不能再饿着肚子。” “一个人在外面,要照顾好自己,有啥需要的就跟家里说,也别太拼了,只要你平平安安好好的,比啥都强。” “知道嘛?” 李秀芬说着,忍不住眼眶一红。 儿行千里母担忧,哪怕陈钧寒假期间,在家里呆的时间也不短了。 可作为母亲,每每想起儿子要跑到几千里地外去上学,她依旧不舍。 一旁,陈钧有些无奈。 他重重点头,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轻松一些。 笑道:“妈,你别担心,你说的那些我都记下了,” “放心吧,学校一切都好,不会吃苦的。” 陈白水放完东西回到屋里,看着妻子不舍的模样,其实他心里也不舍得儿子走。 但作为一家之主,孩子大了,他总不能一直留在身边吧。 有些话就要他来说。 陈白水大步走过来,连着声催促道:“走走走,该走了小钧,秀芬你也是,孩子要去上学了,高高兴兴的去送不得了。” “伱这样,咋让孩子安心的去坐车?” “那啥,外面冷,你跟颖颖呆家里,我去送小钧到集上路口那坐车。” 简单交代几句,陈白水拉上儿子就朝外走。 李秀芬这才赶紧擦了擦眼泪,快跑几步跟到院里,拿起防风的皮帽子皮手套,递给他们爷俩。 随后又不放心的叮嘱道:“路上慢点啊。” “小钧,到学校记得给家里打个电话。” “好嘞,我记得了,妈,我走了。” “颖颖,在家听话啊。” 陈钧坐上父亲骑的电驴后座,简单回了两句。 便离开了家。 可能是时间赶的巧吧,陈白水骑着电车,两人刚到集市路口。 前往县城的大巴就在路边等着了,陈钧匆匆和父亲打声招呼,提着自己的行李箱。 跑上车。 坐在后窗的位置,看着父亲站在路口的身影,越来越模糊,陈钧叹了口气。 父母的不舍他当然清楚,他也有些不舍,可没办法,明天就要到校报到了。 今天必须提前出发。 融安的火车站比较偏,班车到不了,陈钧到县城后,还是找了辆摩的带他过去。 幸好,这次摩的师傅稳重多了,没有再上演速度与激情,一路上还算顺利的到达了火车站。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