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俗事已了拂衣去-《薄纱世味》


    第(2/3)页

    王伟峰前世是中文系毕业的,对于历史、政治、文学这些方面的书籍一直都比较感兴趣。他记得自己前世从小学到初中、高中的时候都是到处借书读的,不管什么书,因为当时书籍少难借所以就连金庸古龙的武侠小说一般都读几遍。

    也因此养成了王伟峰的读书习惯,第一遍囫囵吞枣地读,生害怕别人把书要回去了。如果别人没拿走,就再细细地读一遍,甚至两遍。假如别人还没要求还都有可能翻出感兴趣的章节细细品读。

    大学的时候,王伟峰虽然因为谈恋爱时间少了些,但是读书尤其是文学书是中文系上课的基本作业,还是经常泡图书馆,还不解风情地带女朋友泡图书馆。他能保证每天晚上睡前都是打开台灯看会书,大部分时候王伟峰会读书读到把书一丢就能睡着的。

    反而是王伟峰工作后,自己有能力买书的时候又不太爱读了,一个是当时迅速发展的电脑游戏、手机视频这些代替了读书,再一个是家庭俗事、朋友交际这些导致他很难静下心来读书,又加上王伟峰个人对事业没有多大的追求了,觉得不受重视的教师教书也不需要多读其它的书样,自己对于读书的要求也就慢慢放松了。

    倒是王伟峰年纪过了四十,工作中受到排挤,屡屡受挫,个人空闲时间多了,加上陪孩子写作业的时候不能看手机等得原因。王伟峰经常泡在自己家的书房里,和两个孩子一起看书、画画、写字,慢慢地又捡起了读书的习惯。

    王伟峰虽然感觉这一世还不知道咋样走,但是读书肯定是必不可少的,最起码目前除了学习考试这个先当爱好吧。他就一个人慢慢地在张叔存放废旧书籍的地方挑书,也不嫌累不嫌热不嫌脏,只要觉得有价值的书籍就收了起来。

    王伟峰挑选的书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高中的课本和资料这些,正好自己借不到,包括也给穆保国挑了几本初三的习题集这些,这个时候市面上很少有资料的,大部分试题都是老师自己用钢板手刻的。

    另一类是保存相对较好的文学、历史等书籍杂志,王伟峰也没指望能弄到些值钱的孤本、善本来,毕竟他们这里是农村,生活环境不太好而且以前读书人也不是很多。王伟峰本来就是想挑些书在高中阶段读,现在这个年代借书确实很难的。

    中午在张叔家混了一顿饭,下午三四点钟太阳不大了,王伟峰骑车出来顺路在镇上买了一条烟两瓶酒,这是准备带给李永霞父母,毕竟麻烦了人家这么久。

    果然不出王伟峰所料,穆保国在李永霞家待着,两人就再运送一趟酒瓶子去收购点卖掉,两天下来,两人一共跑了四五趟才把所有的瓶子都处理掉了。王伟峰和穆保国两人一算账,收酒瓶子这两个多星期净利润挣了900多块,这还是刨掉了两人吃饭、买烟送人这些之后的。

    “穆保国,我觉得时间也差不多要开学了,我不打算再干了。你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