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元日-《朕就是喜欢偷怎么了》


    第(2/3)页

    在一片幸灾乐祸的眼光中,陈寔依旧如平日般沉稳,不,应该说有些隐隐的期待。

    泰山郡啊,他神交已久的名士李膺,不就是泰山太守吗,这次,他终于能一尝夙愿,追随其左右了。

    等不及路上化冰,陈寔便迫不及待地踏上了旅途,哪怕寒风呼啸,可他的心中却怀揣着一把火,熊熊燃烧。

    却说宫中的刘志,也放下堆积如山的奏疏,难得清闲了几日,陪着母亲一起安安静静地过年。

    元日那天,刘志虽然下诏册封郾夫人为皇太后,但正式的册封仪式还没有举行,不过宫中上下都已经改了称呼。

    母子俩就册封仪式起了争执,刘志觉得母亲含辛茹苦抚养他成人,于情于理都应该有个盛大的册封仪式,让这份尊荣天下皆知。

    可郾太后却不愿意,她为人低调,恪守礼仪,也不希望因为此事铺张浪费。

    两人辩论了一下午,到底还是刘志拗不过母亲,只好同意了,虽然他的出发点是为了母亲好,可若是因此让她不开心,岂不是得不偿失了。

    到了初六日,平原王刘硕参加完郾太后的册封仪式,便匆匆告辞上路了。

    因天气严寒,郾太后和马夫人都万分担心,刘志承诺派出龙麟卫护送,这才让她们勉强同意。

    马夫人将儿子送到洛阳郊外,直到车队渐渐远去,看不见踪影了,这才神色怅惘地回宫。

    刘悝本来也随母亲一起去送别兄长,回到城内,想着皇帝这些天也长在永安宫,搞得自己浑身不自在,于是眼珠一转笑道。

    “母亲大人,国傅说让我从明日起开始读书,恕孩儿不能去永安宫陪伴您了。”

    刘悝性子惫懒顽劣,最讨厌读书了,此时突然主动提起,马夫人自然喜出望外,连声答应。

    “好好好,你去吧,记着可要听国傅的话。”

    “知道了,母亲,孩儿定会苦心研读的。”

    刘悝随口敷衍了两句,便不耐烦地跳下了马车,这几个月他认识了不少世家子弟,只是一直找不到机会相约出去游玩。

    趁着过年,再不尽兴玩耍,岂不是白来了京师一场。

    刘志见马夫人独自回来,不用问也知道那小子半路上跑掉了,想着拘束了他那么久,过年就当放个假吧,于是也没怎么理会。

    如此清闲自在地过到了正月十五,此时还没有元宵节的称呼,称为灯日。因汉明帝笃信佛教,为了弘扬佛法,于是下令正月十五日宫中和寺院需“燃灯表佛”。

    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已然成为一个传统节日,家家户户悬挂灯笼庆贺,整个洛阳城都陷入了璀璨的灯光中,美轮美奂。

    刘志一时兴起,让人煮了糯米汤团,一家人吃着汤团看灯。

    汉代的宫灯虽然也够精致,种类却不如后世繁多,刘志悄悄让人扎了些孔明灯,准备给母亲一个惊喜。

    吃完汤团,众人便到廊下来看灯,忽然见得后面树丛中一盏明灯晃晃悠悠飞了起来。

    长社公主眼尖,最先看到,不由得惊呼出声,“快看,有盏灯飞起来了。”

    话音未落,更多的明灯缓缓升起,在空中形成了一道美丽的星河,此情此景,美得如梦似幻。

    “母亲,这是许愿灯,可以保佑天下风调雨顺,母亲福寿安康。”

    郾太后仰头看着漫天飞舞的明灯,眼眶微微的湿润了,这一生,她是幸运的,夫君宠爱,夫人温柔,儿子也这般贴心。

    “好,我们都来许愿吧,祝今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一时间,永安宫的大殿前,所有人都垂首许愿,刘志轻轻叹了口气,前生种种,仿如隔世,从此后他只是皇帝刘志。

    飘飘扬扬的孔明灯越来越远,仿佛颗颗明星消失在天际。

    “皇帝哥哥,这个许愿灯好神奇啊,到底是怎么做出来的?”

    长社公主拍着手好奇地问道,众人也都觉得十分不解,想不通其中的奥妙。

    “这个嘛,不能说也,说出来就不好玩了,哈哈。”

    孔明灯的飞翔原理,说穿了很简单,但说出来却有些煞风景,不如保持着一种神秘感,惹人遐思。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