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瞒天过海-《朕就是喜欢偷怎么了》


    第(3/3)页

    “这个就要看五营兵马自己的表现了,什么时候能够单独打一场胜仗,就什么时候回来。”

    按刘志的想法,京师有了司隶校尉部的七千多兵马,已经足以应付任何特殊情况。

    北军他根本就没打算调回来,而且还正好给边境变相增兵,对那些蠢蠢欲动的异族,形成威慑。

    当然,他也知道,如果直接把北军踢出京师,一定会引起轩然大波,但他现在只是暂时调动,且理由充分,实在没理由反对。

    “陛下既然决定了,臣自然是赞成,只是可否将伤兵遣回京师修养?”

    五营中,有许多世家子弟,且大多都是些中等世家出身,或者大家族不受重视的子弟,没能力进羽林和虎贲,退而求其次,这才进了北军。

    此次剿匪,世家子弟损失惨重,若是再调去边关,恐怕有很多世家要不愿意了。

    黄琼深知此理,他提出接伤兵回京,其实就是给那些有后台的世家子弟一个退路。

    这样既不需要去边关受苦,又可以名正言顺地保留军籍,自然是两全其美。

    “可。”

    刘志也爽快地答应下来,那些吃不得苦的世家子弟,留着也是军中蛀虫,不如趁早剔除出去。

    他真正要的,只是北军五营的编制,哪怕里面的人全换光了,也没关系。

    只要能把军权一点点抓到自己的手中,什么世家,什么宗室,什么祖制……都不在话下。

    强权就是道理,刘志暗下决心,与这些朝臣们虚以委蛇,背后一点点掌控军队。

    见刘志同意了自己的建议,黄琼也放了心,北军也实在闹得不像样了,该让他们去吃点苦头。

    “五军中郎将马寔战死之后,一直无人继任,陛下是不是该考虑一下了?”

    提起北军,自然也就想起了这茬,五军中郎将是实缺,早有许多人在黄琼这里明里暗里的推荐人选了。

    趁着今日最好是安排下来,免得一直悬着,让人眼馋。

    “我的意思,是暂时不设立五军中郎将,等五营从边关休整完毕,调回来了再任命。”

    皇帝这么说也有道理,边军的级别都比较低,五营兵马调过去,肯定难以节制,不设立五军中郎将,就是为了这层考虑。

    “诺,那就先空着吧。”

    黄琼并未多想,五军中郎将是他的属下,如今出了事,他多少有点连带责任,因此在这件事情,一直无法强硬起来。

    “既然都没意见,那我就拟好诏书,让尚书台颁发下去了。”

    刘志心中窃喜,脸上却依旧淡淡的,只要五营入了边关,还能由得了他们吗。

    第二天,尚书台就下发了皇帝诏书,北军暂时调入边关休整训练,屯骑和长水调往西域都护府,步兵调入益州,而越骑和射声都调入了凉州。

    因为屯骑和越骑已经名存实亡,只余下一些散兵游勇,所以众臣对于凉州和西域都护府分别增加两营兵马,没什么感受。

    诏书中并没有点明这次临调的期限,但这不是大家关注的重点,最后一句话,说北军出发前,允许将伤兵接回家中修养。

    一时间,许多世家都闻风而动,这次他们已经损失了不少子弟,绝不能让剩下的再丢到边关了。

    毕竟那边的胡人可不是吃素的,三不五时的就要闹上一闹,边军打仗那可是家常便饭。

    刀枪无眼,谁能保证自家的子弟就一定能活着回来呢。

    一时间光禄勋府上,门庭若市,络绎不绝,家家都是要求尽快接回“伤兵”的。

    与此同时,刘志也给三地负责人下发了正式的公函,要求他们对各自接收的兵马进行整编和训练,一概待遇参照普通边军。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