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而佛门必须剃度,又不准婚配,而且出家之后更是要斩断与父母间的亲情。 这就触犯了许多汉人的行为道德标准,尽管当时的统治阶级认同了佛教的地位,但很多皇帝都严厉禁止汉人出家。 这也直接导致了佛教的传播范围和受众过于狭窄,而道教哪怕才刚刚诞生,但有数百年老庄思想的熏陶,有着广泛的民众基础。 直到魏晋之时,天下大乱,民不聊生,人们对当时的现状产生了深深的绝望和疑问,痛苦不堪,急需寻找精神寄托,佛教这才崛起。 正是因为佛教的转世因果之说,让人们寄希望于来生,才使得大量汉人纷纷皈依。 而道教的神仙长生之说,太过飘渺,而且人生苦痛。活得久岂不是更绝望。 至此之后,佛教彻底的压过了道教,成为在我国传播最广的宗教流派。 但在汉代这种情况是颠倒过来的,再加上刘志的刻意引导,所以信奉道教的人十分广泛。 之前京师唯有佛教,现在突然冒出个道教来横空出世,把它原本就为数不多的信徒又抢走了一半。 这让白马寺的主持惠安,顿时就感到了危机,再仔细研究了张天师的出道经历之后,决定来个模仿。 低调的传播佛理,看来是抢不到香客了,还是高调一点的好。 于是一场暗地里龙争虎斗的祭天仪式,就此展开,张天师人老成精,各种魔幻小手段层出不穷,看的人目不暇接。 手中的桃木剑也舞得潇洒飘逸,令人目眩神迷。 外在表现上,佛教的确很吃亏,尽管梵音阵阵,可惜此地太过喧嚣,观众们根本无法静下心来欣赏他的禅音。 这种场合看的就是个热闹,谁管你什么佛教道教的高深道理啊。 一场光怪陆离的祭天仪式下来,张天师完胜慧安。直到仪式结束,众人才反应过来,说好的天书出世呢,怎么连一页纸都没看到。 当天两位大师就宣布,经过祭天仪式与神明沟通,得知天书乃救世普度众生的上苍启谕。 这名头匡下来,朝廷上下都好奇到了极点,甚至有人按捺不住,直接跑到刘志面前来索要。 第一个跑来的就是太傅马融,尽管此人的人品有些瑕疵,但在求学的精神上,却毋庸置疑。 仗着是皇帝的老师,腆着脸直接开口。 “陛下,听说天书,乃世间第一奇书,可否给老臣开开眼界?” “那个……我觉得这本书不适合太傅,适合年轻一点的学子。” 这话倒不是刘志故意以退为进,而是真心觉得不合适。 “为何?” 马融不解地瞪大了眼睛,论才学,他既使不是天下第一,那也是数得过来的人物了。 怎么现在就连年轻学子都不如了呢?难道是陛下嫌弃他老啦。 刘志知道他心高气傲,急忙解释,“此书朕已经看过了,与经学系统完全是两个极端。 所以越是经学方面的大师,反而越不容易看进去,只因为与原有观念有所冲突。” 开玩笑,要是让马融这个经学夫子去学物理化学,不被批判得一无是处,那才怪了。 他要培养的,是未来的科技人才,所以最好是还未受到儒家思想熏陶的小孩子,那样才更容易接受。 马融一听反倒更好奇了,“不如这样吧,陛下先让老臣欣赏一下,也不打算学,只是见识一番罢了。” 刘志没办法,只好给了他一本,反正他已经让梁不疑的印刷厂印了上万套。 未来这本书很可能比比皆是,完全没有必要隐瞒。 马融得了天书,欢天喜地的走了。他前脚刚出去,翰林院的胡广后脚便跟了进来。 有一就有二,刘志来者不拒,一会儿的功夫,便有七八人从他这里拿了天书,乐呵呵走了。 每个人的脸上,都笑得像那只偷了腥的小狐狸。 第二天,刘志干脆昭告天下,将此书免费发放给天下所有的学堂,以供学习研究。 顿时天下哗然,首批拿到天书的京师大小学堂,立刻就沸腾了,许多人都连夜如饥似渴的阅读起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