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质问-《朕就是喜欢偷怎么了》


    第(2/3)页

    但军机府的大佬却一个也没有出现,包括曹腾在内的武职官员,也不见踪影。

    看来,自己对军权的掌握仍然不可动摇,刘志的目光立马柔和了一些,文官嘛,总是不甘寂寞,闹一闹也在情理之中。

    “诸位今日有何事?到得这么齐整。”

    心下大定的刘志,还有心情调侃起他们,语气甚是轻松。

    “陛下,我等是为疫情而来。”

    尹颂最先开口,也说明众人中以他为主。

    “哦?诸位可是有了什么妙计不成?”

    对于他们的来意,刘志是心知肚明,自从自己一意孤行开始全力救灾开始,他便知道早晚有这么一天。

    可他没办法说服众臣,毕竟隔着一两千年的见识,他无法让古人相信,自己的方案早已经过了历史的检验,全都是最有效的。

    但人命关天,而且还是成千上万的生命,所以明知此举背离了他与外廷之间的默契,也违背了自己亲手建立起来的诸多朝廷机制。

    可他还是义无反顾地做了,只是在行事风格上,力求温和,不想因为此事闹得朝堂混乱不安。

    “臣听闻九江郡一带,疫情严重,陛下举全国之力支援,原本也是无可厚非,只是在程序上,似乎过于荒诞。

    敢问陛下,是不信任我等,还是别有深意?”

    尹颂与当初的太尉杜乔,性格有些相似,都是刚正不阿,不畏强权,只要自己认为是对的,虽百折而不悔。

    这般明目张胆的质问,纵观如今的朝堂,还真就只有他做得出来。

    “那你们呢?都是同样的想法吗?”

    刘志没有急着解释,而是把眼光投向了其他人,性格耿介的张陵,立刻拱手道。

    “回陛下,臣也如此认为,决议是对是错,尚不定论,可陛下此举置朝堂于何地?

    当日陛下改革官制,就曾明言,要上下秩序井然,各司其职,这样才能长治久安。

    如今不过两三年的时间,陛下便自毁长城,不知做何感想?”

    老实说,张陵和尹颂的质问,不无道理,在这一点上,刘志确实利用了君王的特权,无视了朝廷制度。

    在张陵之后,剩下的人也都陆陆续续表达了自己的立场,他们怕刘志发怒,说得比这二人要委婉许多,但意思却是相同的。

    刘志一直静静的听着,脸上的表情很平静,给予了他们充分的尊重。

    “诸位的意思,朕都清楚了,因为之前商量时,没见谁有反对过,所以便以为你们都同意了。

    既然如此,那下次朝议,我们再重新商议抗疫方案,如何?”

    皇帝的态度是难得的温和,不过话里话外的敷衍意图,也十分的明显,让人有一拳打进棉花堆里的无奈。

    若是换做别人,皇帝既然做了让步,又好声好气的说话,可能也就退一步算了。

    可尹颂却没那么好糊弄,仍然一板一眼地回道。

    “听闻河南尹那边,已经集结了大批物资,准备马上启程送往九江郡,不知陛下为何不与群臣商议?”

    运送物资的事,虽然没有通过朝议,但刘志并没有刻意隐瞒过,所以消息稍微灵通点儿的,基本上人人皆知。

    “确有其事,不过并没有动用国库钱财购买,而是从内库支取的,因此便没有与大家商量。”

    这个答案完全出乎他们的预料,根据户部的消息,刘志最近确实曾经大量调动钱财,且去向不明。

    而最近除了这批物资,国家并没有其他大宗的支出,结果万万没想到,那批救援物资,居然是刘志从自己私库里拿钱购买的。

    众人一时都有些惭愧,陛下自掏腰包救灾,他们非但不支持,还在这里百般阻挠。

    袁汤皱了皱眉头,“臣请问陛下,最近调动大量国库钱财,又是做了什么?”

    此言一出,众人都是心中凛然,差点就被他给带歪了,忘了这一茬。

    “此事朕正要跟诸位商量,文书都草拟好了,正好各位都在,你们就都看看吧。”

    说罢便让内侍分发了一份卷宗,里面的内容,详细地介绍了南洋诸国的情况,列出了他们对于大汉的重要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