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穷则变-《朕就是喜欢偷怎么了》
第(3/3)页
关键是饲养成本高,一头猪起码要喂上两年,才能有一百多斤。
不过解决起来也十分容易,一是进行优良品种的杂交培养,第二就是推广阉割技术。
尤其是在刘志成立了农学院之后,确实培育出几个优良的猪种,推广到全国。
如今猪肉已经成为餐桌上最广泛的肉食来源,同时也催生了民间的养殖业。
当时的农户,家家户户都会吃饲养四五头猪,一方面供应自家吃用,另一方面还可以卖了换钱。
此时许多地方已经出现了专门的小型养殖场,喂上个一二十头猪,是很稀松平常的事情。
在扬州城积极恢复生产和生活的同时,周围几个州的疫情,也终于弹压了下去。
得到消息刘志心头的石头终于落地了,对于洪灾和地震的救治,他虽然担心,却并不感到紧张。
但对于瘟疫,即使到了现代也无法完全抗衡,所以他一直担心会出现新的病种。
幸好这一次瘟疫终于还是结束了,不过对扬州一带的商业,打击非常巨大。
今年的丝织业几乎完全停摆,各国的客商也不敢踏路扬州半步,生怕自己被染上了瘟疫。
为了彻底阻断瘟疫的流行,荀爽下令,扬州许进不许出隔离政策,一直持续到九月底才能解除。
所以今年的丝绸买卖,是没办法进行了,为此朝廷最终还是减免了绝大多数的商业赋税,以期让他们顺利渡过难关。
大灾之后的扬州,看起来虽然算不上欣欣向荣,但也没有想象中的萧瑟冷落。
反而是青州地震灾区,由于倒塌的房屋实在是太多,看起来反而特别萧条。
灾后重建的难度也更甚于扬州,而且青州那边冬天很冷,必须要赶在天气变冷之前把房屋都修建起来。
否则到了寒冬腊月,又不知道会冻死多少人了。
为此刘志特别召集了一次大朝会,最后一致商定,将涿州城的建设暂时停下来。
把那边的大量工匠,拉到青州去修建统一规格的民房。
他们在涿州城,已经连续修建了数年的房屋,建筑经验十分丰富,而且这次青州的民房采取了统一样式。
这样在准备材料和修筑技术上,要容易得多,比较利于快速完成。
两处灾情对于中原和江南的商业贸易,打击巨大,反而西南成都一带,丝毫也没有受到影响。
甚至比从前还要更兴旺一些。
对此刘志倒是觉得无所谓,在他的记忆中,这几年古罗马帝国也将陷入内乱。
古罗马是大汉最主要的贸易对象,他的衰落,将直接关系到大汉的对外贸易量。
种种因素之下,看来未来的十年,需要重新调整商业政策了,以免盲目发展,出现产能过剩的情况。
幸好今年没再出现大的自然灾害,让大汉也能缓一口气。
刘志因为感觉身体变差,处理政务起来,有些力不从心,便把部分权力均衡下放给了各部门。
太子还年幼,无法担负起国家重任,只希望自己还能多带他几年。
等到哪一天他真正成长起来之后,自己就学学上古之风,把皇帝的位置禅让给他。
自己则选择做一个逍遥自在的太上皇,带着老妻去游历天下。
这个想法,自从他病后,就渐渐地占据了他的脑海,从前他对权力看得很重,从未想过要在生前放手。
现在,他却终于开始思考,这个国家如果没有了他,将以何种方式运转,才能确保不会出现秦始皇二世而终的悲剧。
一个皇帝再强大,如果没有成熟的制度去延续,也无法保证子孙后代们的江山社稷。
脱胎自唐宋的三省八部制,又能不能给予大汉这份保障呢?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