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搞调研-《四合院之峥嵘岁月》


    第(3/3)页

    “我看港城,就是在规划上缺了前瞻性,你看如今的港城已然高楼林立,人流如潮。

    你再看连通这些高楼大厦的脉络,那是一条条的道路,脉络狭窄,则血气不通。

    港城虽小,但连接东西,这狭窄的脉络,之后必然影响港城的发展。

    漪清,给顾霆说一下,我给地产集团做的规划,说说沿海一线的商务楼就好。”

    大体的说了一下,陈冀生就将话语权转给了张漪清,这位跟黄文玉不同,以后大姐大要来,她必然要跟着的。

    大姐大、方姐、黄文玉,都在听张漪清的复述,陈冀生也就没了事情。

    他端着紫砂杯,就坐在了山路的护墙上,一边喝茶一边想着港城的改变。

    以后说起来,不知是从地产集团说起,还是从中医的崛起说起。

    但陈冀生觉得,多半还是史老他们的中医,毕竟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个比较高大上。

    听着张漪清的复述,陈冀生时不时的插上几句,超越时代一甲子的观念,就零零碎碎给了众人一点。

    不要小看这些新观念,只要能围绕一点不断钻研,少说能用三四十年,如果自己的观念随之改变,那就受用不尽了。

    下了太平山,就去了胡生任职的金银业行,大致参观之后,又在胡生那边拿了许多的内部资料。

    借着银行业凋敝的机会,陈冀生开口,胡生帮忙,又弄了许多银行业的内部资料。

    甚至汇丰、渣打、恒生的一些内部资料,也被胡生弄到了。

    当然这些大多是基础的制度资料,跟零星的业务资料,机密资料不多,但陈冀生要的也正是这些基础资料。

    借着胡生关系,陈冀生众人还参观了几家银行,这个行业不懂,是看不明白的。

    不过这也不妨碍陈冀生点拨胡生,以后慢慢吃进各大银行及洋行的股份。

    在胡生处联系了何生,明天就转一下与何生相熟的几个洋行,同时陈冀生也联系了霍生。

    一两年之后,地产集团的资金宽裕了,就要对除了太古之外的三大洋行,慢慢的下手。

    慢慢开始蚕食三大洋行的根基,用五到十年的时间,干掉这三大洋行。

    至于太古,那物件属乌龟的,稍微一缩就没法下口,能不能干掉,全看运气。

    之后的几天,陈冀生带着一行人,开始靠着六大佬的关系,进出港城大大小小的工厂。

    就跟搞调研一样,带着一群人从头到尾参观一个工厂,有了陈冀生在一旁不断的旁敲侧击,众人也得了不少的干货。

    顾霆这边几天下来,光各种资料就装满了两个皮箱,这些东西吃透了。

    以后顾霆做个实干型的官员,那是绰绰有余的,差的不过是官场一些尔虞我诈的手段。

    这一圈转下来,得利最多的不是顾霆,而是他大姐顾一舟,因为之前就是管资料汇总的。

    顾一舟有很好的大局观,最后一天,都能跟陈冀生有来有去的问答几句,观点是很不错的。

    方姐这个一路跟着的,收获也不小,她缺的就是基础的管理经验,一个个厂子转下来。

    她对于方妮集团基层的管理模式,也有了一个清晰的认知,这些都是陈冀生喜闻乐见的,毕竟最后得利的还是自己。

    至于黄文玉,就是一个小陪读,东西虽说学了不少,但近期没有用到的地方,只能慢慢的积攒经验。

    张漪清以前干的就是这些琐碎的营生,收获也不少,但主要的收获,还是陈冀生的那些新观念。

    几天转下来,众人都是意犹未尽,但时间没了,明天就是史老过关的日子,陈冀生的归期也要到了。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