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明德堂(上)-《四合院之峥嵘岁月》


    第(3/3)页

    老杨这批基本都是老资格的,老马带的这批,也差不多,即便有反正的经历,也比老马早的多。

    这老马成为临时负责人,弄不好就是老钟那边给自己的提醒,这位是个不合群的。

    了解了大体情况之后,陈冀生也没在车上直接安排,而是继续开车,一路到了老杨他们的大杂院。

    开门进院,一车拉上一群人,在大杂院周边,也不算稀奇。

    逃港者过来,有港城靠谱关系的还是少数,多半还是两条腿顶着脑袋过来闯生活的。

    这些刚来的要求低,也就成了大多小厂的不二人选,管几顿饭,就能得一个临时的壮劳力。

    小厂得了便宜,初来乍到的逃港者得到了饭辙,当然这些人的淘汰率也是极高的。

    一旦有了要工钱的想法,多半会被赶走,去寻找下一个饭辙。

    逃港者们想要出人头地,要么有真本事,要么就得不怕死,港城底层的混乱,跟残酷的生存环境也脱不了干系。

    老杨这边还有当时弄得旧衣服,等老马他们换完了衣服,陈冀生就把老马单独的叫了出来。

    剩下的十八个,给老杨做初步的摸排,这批人员都是天南地北来的,真正彼此熟悉的也不多。

    临时的摸排,也是必要的手段,虽说经过了总后的初期摸排,但每个人的能力,也是需要老杨再熟悉一遍的。

    小陈单独提出老马,老杨那边也不以为意,一个个问下来之后,心里也有了计较。

    这就是一个副团营级干部的好处了,长久的斗争之中,培养出了极为老练的看人本事。

    许多时候,不用问什么,打眼一看,老杨就知道是不是自己想要的兵。

    老马就不是他想要的兵,眼神过于活泛了,这样的兵,撒出去容易出事儿。

    这样的兵给他的命令肯定是琢磨之后,按照自己的办法执行,不打折扣的执行命令,对这样的兵来说,很难。

    “老杨,有没有不合手的人员,老二跟小杨那边,我打算增加一些人手。”

    听到陈冀生的话,老杨的眼光一亮,要么怎么说英雄所见略同呢,小陈这话可算是说到了老杨的心坎里。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很多时候就是有高下、亲疏之别,通过一段时间的相处,有些人还是不合群的。

    “有,加上新来的有六个。”

    扫了一眼陈冀生身后的老马,老杨再次确定,自己不需要的人,又加了一个。

    “品性上没有大问题吧?”

    对于老杨的识人之能,陈冀生也是认可的,老杨的一双火眼金睛,那可真是火线上练出来的。

    多半的连级主官,一双眼的本事就让人侧目,没这本事光会打仗,也是不行的。

    再好的临战指挥,没有合手的兵员,那也是白费,连营级的主官尤其重视这个本领。

    到了团级以上,就差了一些,因为有下面的得力干将,兵员筛查,一般都是副职或是参谋负责了。

    “这你放心,人员的品性都没问题。”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