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技术小组(上)-《四合院之峥嵘岁月》


    第(3/3)页

    “陈干事,您稍等,我这边马上就好。”

    见陈冀生来了,李怀德也提高了手速,这位是个喜怒无常的,而且紧紧拿捏住了轧钢厂。

    如果太拖拉的项目现在黄了,那整个轧钢厂的中高层,都会被洗一遍的。

    现在的李怀德,从内而外都没有一丝反抗的想法,这位初级干部,已经不是山了,而是一条山脉。

    “速度点,咱们一会儿去找老杨,弄不好还得去一机部。”

    克虏伯的详细资料,有多重要不仅陈冀生清楚,一机部那边也清楚。

    跟遮遮掩掩的苏式资料不同,克虏伯的详细资料,那是从最初的细节开始的。

    是可以照本宣科的资料,只要按照这些资料,慢慢的培养,一条德式重工业的产业链,在成型上只是时间问题。

    现在能制约这条产业链成型的,主要是三个,一是资金、二是时间、三是人才。

    而这三条,时间才是最好的缺陷,十年的风雨,只要轧钢厂的居住区,能住满了人,就是三缺一了。

    至少十年的时间,慢慢的造血,慢慢的培养人才,之后就该是轧钢厂一鸣惊人的时候了。

    虽说陈冀生心里不想居住区被填满,但填满只是时间问题,而且随着时间的推进,人才的等级也会越来越高。

    现在正是最初的起步阶段,能不能走好,现在往后的大半年,才是真正的关键期。

    李怀德这边起身,陈冀生也收拾了心绪,拎着提包,跟老李一起进了老杨的办公室。

    “陈干事来了,您坐!”

    这次的老杨姿态放的很低,让座之后,还沏了不怎么好喝的茶,然后就等着指示了。

    “我这里有点连轧机的资料,新项目这边车桥轧制,遇到了瓶颈,咱们的设备需要改进一下。

    在轧钢领域,咱们不是领头羊、排头兵,也是站在最前列的一批。

    我的资料可以改进轧钢厂的老设备,但有了好处咱们不能独享,大家伙分享一下,才是共赢的局面嘛!”

    资料陈冀生也没往外拿,只是抬手示意了一下,剩下的就该老杨出头了,技术改进的领头羊只能是老杨这只替罪羊了。

    “陈干事,这事儿是好事儿,依我看咱们还是上报一机部吧……”

    有了之前的教训,老杨的路子手段,也明显做了改变,不敢再用以前的拖沓手段了。

    拖沓手段不能用,他还是会拉帮结派的,自己压不住这个陈干事,一机部的领导说不定会给自己撑腰。

    “可以,你打电话,给那边说一下,资料是克虏伯的原始资料,很详尽的原始资料。

    让那边也组织一下翻译的人手,技术资料的翻译,涉及到了很多的专业词汇,可能会有难度。”

    现在来说,翻译的准确性,才是解析克虏伯资料的唯一难度。

    可能二姐的水平也一般,许多技术词汇掌握的不多,一机部是抓总的存在,全国上下都能调用人才。

    翻译的问题解决了,接下来就是制定改造方案了,上新,陈冀生会在资料卡一下他们的。

    这个想法现在可行,等开始筹备了,就会胎死腹中的。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