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语言天才(上)-《四合院之峥嵘岁月》


    第(1/3)页

    第171章  语言天才(上)

    “陈干事说的对,咱们双管齐下!”

    几十个名额也不少了,想着这位陈干事在一二机部的关系,老杨的表情再次高涨了起来。

    不用上千,上百就能平复了全厂工人的怨气,评级的难度增加一下,这个还是可以操作的。

    “那就双管齐下,暂时跟工人说,还是厂内的评级,不要说是一机部的,万一不成,人心就散了。”

    见老杨高高兴兴接了大饼,陈冀生这才出了厂部,回到了自己的大本营,采购一股。

    昨天要的布鞋,秦寡妇没有,孙美兰给拿了六双,瞧着桌上的布鞋,陈冀生的心里也在犯嘀咕,别是他男人的。

    这个倒是陈冀生错怪了,头一双,真是孙美兰男人的,这六双是她这段时间新做的。

    淡了几年,再尝了甜头,有些心思是压抑不住的,孙美兰也不好意思主动找小男人,只能做鞋解闷。

    解闷的手艺,那必须细致,活儿做的潦草了,心里更潦草,那就不是解闷,是添油了。

    含情脉脉的看着小男人将千针万线,点滴思念穿在了脚上,该撑起的地方一点不落,孙美兰笑的幸福。

    “手艺不错,比上次的合脚,接茬给我做,奖励奖励你……”

    鞋穿在脚上,才知道是不是给自己做的,孙美兰做鞋的手艺算顶级了。

    穿上之后,有穿着运动鞋的感觉,两个脚掌都松快了不少。

    孙美兰的奖励立马兑现,馋坏的秦寡妇也预支了奖励,将上午的一点郁气都在一股消散了干净。

    差不多到了中午下班点,志得意满的陈冀生刚要开车回芝麻胡同,却被陈处的车堵住了。

    “陈组长,翻译的人到了,资料先看一下?”

    小陈是不能叫的,直属的领导说过,这位也不知参加过什么项目,二机部的三把都得敬着。

    这是回去找翻译的时候,陈处旁敲侧击问到的一些情况,这位年轻的本家,人不大本事可大的很。

    “陈处,咱们是老关系,跟钟伯伯一样叫我小陈就好,咱们是常联络的,你这么叫,我不怎么自在。”

    本家陈处,就是立在轧钢厂的一机部大旗,这是需要交好的人物。

    他不是李怀德、老杨那种私心泛滥的,看面相就不容易拿捏,交好才是正经的选择。

    “成,咱们先看资料?”

    对于克虏伯的资料,一二机部都是相当的重视,今天的事儿,已经到了头头那,没有明确的回复,就是已经默认了。

    那确定资料为真,也是最后的一步了,这一步走完,这个年轻本家,在一二机部可就要挂号了。

    “不着急,咱们先去打饭,边吃边看。”

    一提包的资料,要想翻译完,没个七八天也不够,想要精确的翻译,时间更长。

    技术资料不是文学资料,一丁点儿的似是而非都不行,差了一个参数,可能会导致整个项目的失败。

    陈处对于边吃边看也没有异议,人是铁饭是钢,资料不是短时间能看完的。

    到了食堂,陈冀生自己付了钱票,陈处就傻眼了,钱票他都没带,只能向年轻的陈组长求助。

    对这个本家,陈冀生也不惯着,找来老范,让陈处签字挂账,这不是最好的标杆嘛。

    老范战战兢兢的看着陈处乖乖的打了样儿,心里也有了计较,这位陈干事,这是要玩真的了。

    一机部陈处,老范认识,比厂长都大,这样身份不管在哪个厂的食堂吃饭,就没有敢要钱要票的。

    签账挂单,好比当面给了一嘴巴,玩砸了,这事说出去同行会笑死,但就是发生在了轧钢厂的食堂。

    现在这事儿说出去,同行的食堂主任,哪个不得高看他老范一眼?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