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上班-《四合院之峥嵘岁月》
第(3/3)页
有了前次陈冀生的突袭,一车间全员做了检讨。
对人员的管理,一车间比二车间强了不少。
陈冀生进了车间,就被工人发现。
一车间这边大多知道陈干事不好惹,也就没人上来盘问。
与陈冀生印象一样,低姿态的二大爷能在一线教徒弟。
一大爷这个轧钢厂最顶级的工人,显然是有矜持的。
虽说没闲着,但也没有深入一线,一大爷只是在各个车床之间转悠。
顶级技工的架子是摆足了,但手艺能不能传下去,就不好说了。
总的来说,一车间的气氛比二车间好,但是态度不怎么端正。
床子上的大多是中年技工,老技工差不多都跟一大爷一样,摆着架子,在车间转悠呢。
一二车间的高下也就有了判断。
短期来看一车间的气氛贴合了厂子的要求,但技工能长进多少就不好说了。
二车间那边管理上差了点,但就长远来看,青工能学到的东西,比一车间要多。
二大爷那边的教学,陈冀生大体的听过。
细微不可或缺的动作,二大爷的徒弟也有讲解。
作为七级工的二大爷没有藏私。
二车间培养的青工或许纪律上差点,但技术上肯定会强过一车间的。
与低姿态的二大爷不同,车间里的一大爷,那是相当的有派。
见了陈冀生也只是点头示意,之后就继续踱着步子。
作为一车间的大拿考官,监视着各处机床上的教学。
大概的做了记录之后,陈冀生嗤笑一下,也没过去跟一大爷打招呼,就离开了一车间。
之后又转了废料场跟板材库,这些地方跟车间不同。
检查了工作证之后,陈冀生才能进去。
保卫上没什么问题,物资的堆放也不杂乱。
在这里部属企业的规章制度,算是得到了完美的展现。
后勤这边是李怀德的直属,跟车间、仓库不一样。
进出物资的时候不跟着看,是看不出什么问题。
轧钢厂的主要问题,还是出在了各个操作车间。
工件不足,技工青黄不接,是根本的原因。
这个也不能一概而论,市场的原因还是占了多数的。
至于老杨的管理水平问题,还不是关键。
虽说陈冀生不太看的上老杨,但老杨也符合大多数管理者的平均水平。
回后勤楼的路上,陈冀生也捋了一遍发现的问题,跟自己脑子里的东西。
不少东西可以用的上,管理上的革新,现在肯定不是时机。
许多管理上的规章制度,不贴合如今的主流。
强化工作纪律,跟剥削工人之间的界限,几乎模糊到没有边际。
尤其是风雨欲来的时候,即便做出了缜密的管理制度。
工人那边不接受,就不仅仅是白费功夫的问题了。
一旦被揪着不放,问题可能会很严重。
与主流相悖离的,硬钢时代潮流。
那是傻子做的莽撞事,而且很可能是搭上一切,还没有结果。
一路慢慢悠悠的走回采购一股,陈冀生的心里也大概有了算计。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