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柴油机跟水泵-《四合院之峥嵘岁月》


    第(2/3)页

    后来受制于原材料,这事儿做了不长时间,也就停了。

    如今仓库里还有195跟水泵呢。

    原班的人员也好找,只要材料没问题,咱们的技术都不用找一机部去要。”

    对于前路的探索,不管什么时候,都在进行着。

    缺什么造什么,并不受制于计划,而是受制于被计划的原料。

    听着之前轧钢厂胎死腹中的项目,陈冀生的脸上也多了笑容。

    只是缺原料,那这事儿就简单了。

    石钢不正是原料的产地吗?

    195发动机跟柴油水泵,正是现在所急需的农机产品。

    不用上面的计划,陈冀生这里,就能沟通石钢跟轧钢厂。

    两家私下里建一条生产线,问题基本不大。

    心里有了想法,陈冀生也没急着去找老杨。

    而是在老李的办公室里,开始了沉思。

    因为上了转炉跟平炉,而且要传授转炉的技术。

    近期石钢的原料供给很是充沛。

    年产量三四成的原料供给,足以供应一条柴油机生产线了。

    做条小生产线,一点儿问题没有。

    但陈冀生对于柴油机跟水泵的期望却很大。

    拖拉机就不要想了,这个产业里面有大牛。

    有一拖、二拖在。

    轧钢厂即便上马拖拉机,也做不出彩。

    但柴油版的三蹦子、手扶拖拉机,却是可以的。

    成本低、技术简单,原材料几乎全部都是钢材。

    这样的要求,基本就是针对轧钢厂与石钢的。

    想到手扶车,陈冀生这边又改变了想法。

    将手扶车的发动机跟水泵结合起来,这个陈冀生在后世见过。

    虽说不知道具体的原理,但只要大概的说一下。

    都不用李工那边出手,轧钢厂的技术员差不多就能解决问题。

    农村用带着水泵的手扶车,城里用猴版的三蹦子。

    一个低端产品的生产、销售、使用的圈子,慢慢在陈冀生的脑中成型。

    太拖拉的项目,受制于前期的筹备,人员的集中也受到了影响。

    风雨欲来,用这个生产线,来支撑太拖拉的生产线,可谓是恰到好处的。

    想要以农机支撑太拖拉的项目,产量少了也不成。

    产量大,就意味着需要上报。

    现在上报新的项目,显然是不合时宜的。

    但轧钢厂有太拖拉的项目。

    一个以总后、一机部、轧钢厂为核心的军工项目。

    许可部门、技术部门、制造部门都有了,加上石钢,不上报,问题也不大的。

    脑中转了几圈之后,陈冀生没急着召集所有人开会。

    而是让李怀德召集了以前生产过柴油机的工程师跟技术员。

    一起开了一个小会。

    陈冀生把大概的想法说了一下,技术上基本没有问题。

    手扶车的图纸,一机部就有,柴油水泵跟柴油机的结合,轧钢厂这边随随便便就可以。

    也就加跟三角带的事儿,这活儿没多少技术含量。

    至于难度也很少,主要就在弹簧钢上面了,而这个石钢那边拿手。

    技术支持有了,陈冀生这才带着老李找了老杨。

    新上生产线,这是大事儿,虽说走的是太拖拉的项目。

    但一些后续的支持,还是要走轧钢厂这边,老杨也是个跨不过去的坎。

    “陈干事,这个生产线,不能以轧钢厂为主吗?”

    因为新项目的原因,老杨这边很被动。

    听了陈冀生的说法之后,老杨这边的心也跟着动了。

    事在人为,这一点在陈冀生的身上,得到了很好的诠释。

    他老杨也有这样的想法,但终归只能是个想法。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