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猴版流水线-《四合院之峥嵘岁月》
第(3/3)页
“陈处,您看咱们这个小型机械,是符合目前形势的。
无论是田间地头,还是厂矿企业。
小型机械的投入少、效率高。
以小项目带动大项目,何乐而不为呢?”
小型机械的好处,不用陈冀生说,陈处也知道。
他是在一机部的一线工作,几乎涉猎所有的厂矿企业。
话听到这里,陈处想到了老邱,这两天老邱那边晦涩不明的说了不少小话。
现在看来,石钢这是跟轧钢厂联手了。
“你跟老邱都是贼胆,要是没有机械厂的事儿。
你们是不是敢瞒着部里,将这些钢材昧下?”
质问了一下结果肯定的事情,陈处也有些无奈。
老邱三十多岁,能上石钢的厂长,自然后台强硬。
莽匪一般的外表下,算计也是一串串的。
对面这个本家更是厉害,二机部的那位是铁靠山。
据说上面还有更厉害的靠山。
这两天机床厂要跟石钢、轧钢厂联合的事儿,也是面前的小年轻促成的。
按照目前的走势来看,这俩货,悄默声的把事儿做了,还真是没什么大问题的。
“不敢,这不请您来了吗?”
听着面前的小子言不由衷的话,陈处有些无奈。
自己怕是被拖来顶雷的吧?
有了陈处背书,轧钢厂这边的小农机项目,当天就上马了。
现成的零件几乎就是全套,当天就有十几台柴油机的配件,给拉进了保密区的车间。
李工带着太拖拉项目的工程师跟技术员,很快就建起了临时的流水线。
轧钢厂猴版的流水线看上去很简陋,有的工位只是锤子、扳手,但也算是迈出了一小步。
看着十几个工人在不断摸索着组装的流程,李工有感而发。
“流水线,听着挺高级,真要做起来,也就那么回事儿。”
陈冀生斜瞥了一眼志得意满的李工,打击的话也是张嘴就来。
“传送带有了?
吊装线有了?
一致的零件标准有了?
经得起推敲的生产线有了?
还是产品的回馈系统有了?
广大的农村,是地形最为复杂的地方。
太拖拉的车桥,能不能跟手扶车的车桥联系在一起?
柴油机的使用强度,能不能跟太拖拉的发动机联系在一起?
零配件的强度呢?
耐久性呢?
适配性呢?”
一连串的问题,让李工的志得意满僵在了脸上。
这些哪一个都是问题,还能跟太拖拉的项目联系在一起。
瞧着面前小年轻面无表情的样子,自己高兴的好像有些早了。
想着刚刚那些一阵见血的问题,李工无奈的拿起了笔记本。
将问题一一记在了本子上,再看一遍,太拖拉的项目可能遇到的问题,里面好像涉及了不少。
适配性,这个新的名词,让李工的眼神留在陈冀生脸上好久。
适配跟通用配件差不多得概念,五六冲就有这样的缺憾。
这位小年轻组长,还真是不一般,一个小小的微型农机,就能涉及到整个太拖拉的项目。
统筹的能力之强,也是李工仅见。
“唉……长江后浪推前浪。
陈工,流水线的事儿,我接下了。”
叹息一声,李工主动挑起了担子,对这个陈冀生自然是喜闻乐见的。
有人坐镇就不用自己天天看着了,许多东西,他的节奏跟别人不一样。
要求多了、速度快了,很容易惹的工人厌恶,这些也是目前需要避免的。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