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引而不发-《四合院之峥嵘岁月》


    第(3/3)页

    全部初级工,全部一级工,全部二级工,这个是有着极大差别的。

    轧钢厂的青工,多半都是一级工的待遇,即使没有技术评级,青工们拿的也是一级工的待遇。

    学徒进初级工,一级工进二级工,整个轧钢厂,这样的人多半都是青年男工,一两千人的数量。

    再高的二三级工,多半都是中年人了,对于这些人,陈冀生没什么想法。

    他要笼络的只是一两千人的学徒跟青工,这才是轧钢厂以后维稳的主力。

    心里有了想法,陈冀生就给保卫处打了电话,陈处到了,就让保卫那边给自己打电话。

    作为轧钢厂居住区第一个入住者,陈处心里也是忐忑的。

    有些波澜,陈处可以清楚的看到,但对于结果,他这边也是懵懂的。

    想要高瞻远瞩,以他目前的位置做不到,随波逐流是他唯一的选择。

    现在轧钢厂那边多了选择,对于陈处而言,算是个机会。

    他的家里目前只有两口子,儿子女儿不是在当兵,就是在上大学。

    跟大多数家庭一样,夫妻两个,只有陈处有工作,搬家对陈处而言,也很平常。

    从下面调任一机部,也就两三年的时间,流转也是陈处工作的常态。

    因为居住条件一般,夫妻俩刚刚还拌了嘴。

    望着面前年轻的本家,陈处有心问一下原委,但想了一下还是没问。

    “陈处,老杨那边的技工等级评定名单报上来了吗?”

    接到保卫处的电话,陈冀生就进了居住区,将陈处堵在了家门外。

    开门见山的说了自己的目的,为技工等级评定而来。

    “还没有,陈组长这边是有什么想法吗?”

    等级评定,是上面派给一机部的任务,具体的评定,一机部虽说可以插手。

    但领导们的意思,是尊重轧钢厂的评定结果。

    重启停了许久的技工等级评定,或许就是面前这位本家的能力所在。

    “我打算把青工的等级,普遍的调高一级,部里会不会有问题?”

    虽说没有名单,但陈处大概跟老杨沟通过,涉及到了粮食定量,没有小事儿。

    轧钢厂的青工人数,陈处是知道的,一千五五六百人上下。

    提一级,也就意味着提一千五六百人的粮食定量,这个问题就复杂了。

    “陈组长,这事儿一下做到,恐怕不容易。

    部里一直为轧钢厂敞开评级,也不现实。

    说说你的想法吧。”

    对面的年轻本家,是个有手段的,让部里为难,让上面为难的事儿,应该不会去做。

    与其猜测他的想法,脑子有些混乱的陈处,也选择了最简单的方法,直接问。

    “我的意思就是将初级工直接调高一级,等级证先做出来。

    下发的时候,轧钢厂这边就不能一股脑来了。

    等级调高了,但工人的技能也要提上来,我的意思是考核及格之后,再发等级证。

    粮食定量跟着等级证走。”

    陈冀生的意思简单,借助领导给创造的窗口期,将等级证先办下来。

    之后再慢慢发放,这样就跟钩子一样,钩住了轧钢厂绝大多数的青工,属于引而不发的手段。

    但这样的做法,是明显不符合规定的,想要保密其实也简单。

    就是让陈处承担责任,将事情隐瞒下来。

    “我能汇报一下吗?”

    事情不小,陈处有些不敢做决定,但看对面本家的脸色,他想了一下,心里也有了决定。

    “要不我先试一下。”

    不等陈冀生开口,陈处又补充了一句,虽说会担责任,但轧钢厂目前的状况不错。

    初级工普调一级,只要不拿在桌面上说,问题还是不大的。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