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再掀浪潮-《四合院之峥嵘岁月》


    第(2/3)页

    不一会儿,顾霆就被陈冀生喊进了倒座房,姐俩在屋里说了什么,就是陈冀生所不清楚的了。

    只是顾霆出来的时候,看他的目光,多了不少的尊重。

    按照陈冀生的谋划,顾霆写了信,子弟们自然有自己的渠道把信送上去。

    至于结果,只能是默默地等待了。

    借着等待的机会,陈冀生也没让顾霆闲着,还是老莫。

    陈冀生接茬找了小姜雨,上次为孟晨光他们请托,小姜雨这边还欠着人情。

    捎带手也就用在了老莫的包场上。

    在子弟圈里,顾霆的号召力不成,但陈冀生还是可以的。

    两人一起,也是聚了几百子弟,这次来的人算是不少。

    毕竟一些嘎杂子被孟晨光他们拉走了。

    人数不减少,而且质量有所提高。

    招呼人的时候,陈冀生也耍了个心眼,将日子定在了礼拜天。

    许多已经工作的子弟,也来到了老莫的黄金厅。

    许多事儿说不出口,陈冀生能做的也不多。

    如果已经工作的子弟,胸有丘壑,家里的眼光又足够长。

    跟着顾霆下去隐姓埋名,也是对自己最好的保护。

    除了保护之外,下面的艰苦,不但能磨砺这些子弟,还能让他们对基层,有个清晰的认识。

    这些收获,可是钱都买不来的。

    有关陈冀生的消息,一些老家伙也时常的关注。

    有了关注度,自然也有敏感度。

    在顾霆、陈冀生的倡导之下,在几家的老家伙的暗地推动之下。

    愿意参与的人数不少,一二百的数量是足够的。

    如陈冀生的猜测,顾霆的信很快就得到了答复。

    除了表扬之外,真的给了顾霆选择的机会。

    在回信上写上农场的名字,顾霆看着姐姐、姐夫,眼里依旧带着不可置信。

    “你再嘱咐顾霆一下,我去给他准备行李。”

    这时候有了抉择,就要雷厉风行一些。

    顾霆这次下去,东西带多少是其次的,主要还是要带钱票。

    从基层做起,就是工作,不是管吃管住的下乡。

    挣多少多少,基层的工作,对于顾霆这样的子弟来说,就是天然的磨砺。

    好在工作的地方是农场,不虞顾霆在下面饿的营养不良。

    这些钱票,多半还是给顾霆准备好,下去笼络人心用的。

    顾霆有人护着,其他人可没有,危难时刻拉一把,也是聚集盟友的手段。

    因为之前有过挑头下乡的,顾霆的做法虽说新颖,但也不是首创。

    并没有被大肆的宣传,他们这批人,就在几封信件的交往中,悄默声的去下乡了。

    顾霆是首倡,不少精明的选了在顾霆的附近下乡,有关系的更是直接选了顾霆所在的农场。

    送走了顾霆一行人,大姐大顾一舟也松了一口大气。

    家里两个弟弟,一个去了爪哇,一个去了农场。

    老爷子也适时的病休,现在要操心的就是陈家的二姐。

    想着陈家二姐要去港城,顾一舟心里也是轻轻一叹。

    都说不靠祖荫,现在看来还是需要的。

    顾雷跟顾霆的前途差不多是光明的,而陈家二姐的前途,就要靠她自己去打拼了。

    “冀生,小红这边,不能给她安排在外交线吗?”

    想到自己的弟弟顾雷,顾一舟也就多问了一句。

    夫妻档,现在也是很多的,别人可以,陈家二姐也可以的。

    “看看她的做法再说吧。

    我答应过二姐,不阻碍她的前途。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