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产业布局-《四合院之峥嵘岁月》


    第(2/3)页

    我的朋友也是前途未知,来港城这边散心,没想到陈生对于硅谷有兴趣。

    陈生,我那朋友刚走不久,需不需要联络一下呢?”

    听完胡生说的,陈冀生的脸上也带了喜色,现成的纽带有了。

    那事情就很好办了,既然有分家的必然导致人才的流失,倒是可以操作一下。

    “胡生,既然美敌那边股市的计划定了,先期是不是过去一趟。

    我二姐这边也正好跟着过去一下,这次我就夹带一下自家的私事。

    胡生让你那位朋友,带着我二姐熟悉一下整个行业,那边各大院校的学习资料也给弄上一批。

    最主要的是我二姐缺一个导师,这次过去一并挖来。

    咱们不是说过要做轻工业配套吗?

    这次过去主要挖计算机跟半导体的人才。

    如今岛国那边的电视机跟收音机、录音机产业已经成型,咱们港城的商家也要分一杯羹的。”

    听着陈冀生公私兼备的说法,六大佬点了点头,算是支持的。

    他之前提过轻工产业,只是六大佬忙于地产集团,没有心思顾及。

    现在看来,陈生对于轻工产业的重视度极高。

    前期忽视了这些的六大佬,也有些不好意思。

    在私事上做出一些让步,也就成了题中应有之义。

    “陈生,既然令姐有意于半导体跟计算机。

    那这盘生意,就单独劈出来给令姐如何?”

    有了霍生倡导,其他五大佬对于自己主业之外的生意也有些无所谓,纷纷点头赞成。

    这个与陈冀生的一些想法就背道而驰了,想到后续的一些问题,他也没有独占这盘买卖的心思。

    “还是按照地产集团的配股来吧,这次我沾点便宜,让我二姐占个大头。

    这盘买卖发展好了,未必会比地产集团差,只是许多风险未知。

    咱们初期就这么定着,以后有问题可以再谈。”

    对于陈冀生的说法,众大佬就有些无所谓了。

    参与地产是因为暴利,在座每一位的主业发展好了,都不会比地产差多少。

    只是如今的地产集团在资金量上有很大的优势。

    “陈生,股市盈利之后,咱们的本金返回没多大的问题。

    如果盈利过多,返回港城的难度不小,这笔资金怎么处置?”

    专业的问题,自然只能专业的人员提供,胡生提了一个在座的都没想到的问题。

    在美敌那边血赚一笔,有陈生谋划,应该问题不大。

    但资金的转移是有问题的。

    作为港城金融的从业者,胡生差不多是自成体系的。

    对于各国之间的金融壁垒知道的清楚,英美之间的资金交流不复杂。

    但血赚之后,想要拍拍屁股直接溜号,在美敌那边也是不容易的。

    “胡生的这个问题提的好,咱们的地产集团想要在港城发展。

    跟鬼佬的置业集团,必有一战,此战港府这边必然参与。

    咱们之前定的是以公租房作为筹码,可一旦动了鬼佬的核心利益,纷争是必然的。

    港府偏颇于置业集团也是必然的。

    到时候,咱们的银行贷款,必然会被卡脖子,这笔热钱的作用也就有了。

    我之前也说了,安南那边战争,大概率持续十年以上。

    军工产业,计算机、半导体、航天产业,就是这笔热钱的投资方向。

    军工是长久的,航天也能持续几年,但计算机跟半导体这样的高科技公司,尽量在一年之内结束战斗。

    资金翻倍之后,咱们就要准备打压股价了。

    战争,除了行业发展之外,必然要出现避险资金。

    到时候,以咱们的热钱带动美敌的避险资金来港城。

    卡我们脖子的银行,是不是会大败亏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