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招工-《四合院之峥嵘岁月》


    第(2/3)页

    方姐在忙着引进一些必要的设备,而陈冀生跟麦杰则是在港城四处乱窜,巡视着招工地点。

    麦杰是方姐的心腹,之前给老杨他们物色房产,就是麦杰做的。

    如今港城的职员,也在向专业化迈进,作为芳妮集团的中层,麦杰还是很得力的。

    “陈生,十六到二十四岁的范围还是有些大。

    如今已经选出近一千五百人了,但学历大多不高。”

    因为集团有些忙乱,张漪清被方姐留在了身边。

    没有合用的人手,只能麦杰来做陈冀生的秘书了。

    “继续招,人多不怕,就怕没人。

    麦杰,你问一下港府那边,针对这些人,有没有文化、教育方面的扶持。

    如果没有,你做一个计划。

    从最初的培训开始,必须为新招的工人开设夜校。

    不管是男工还是女工,都必须参加夜校的学习,不参与且没有合适的理由,就辞退好了。

    走,去下一个招聘地点。”

    望了一眼小巴车外的人潮,陈冀生无奈的摇了摇头。

    女工在港城不是很吃香的,许多制衣厂踩缝纫机的都是男工。

    芳妮集团大肆招工,引起的反响不错。

    但是因为行业的要求,岁数太大的女工,有些不适合。

    如果放开岁数的限制,恐怕招聘一万五千人,也是轻而易举的。

    茶叶的生产线,如今是最紧迫的,因为有噱头的存在,陈冀生这边规定了应聘的岁数。

    能参与招工的都是底层的人员,除了这样的工作机会。

    港城也给她们留了工作机会,最原始的工作机会,站街。

    现在港城女孩的辍学率,要比国内高的多。

    想要有尊严的维持生活,留给这些女孩的工作机会却是极其稀少的。

    就跟当初的黄文玉去做洗衣工一样,只有最差的工作环境,最低的工资标准。

    文化程度不高的女人,要么做主妇,要么做最底层的活计,工作机会真是不多的。

    “陈生,这样做不仅集团的费用会增加。

    这些女工们,也会少了一些工作机会。

    晚上许多女工,还是要做工的。”

    陈冀生的建议是随口说的,更清楚底层生态的麦杰,提出了异议。

    虽说不知道芳妮集团给这些女工的待遇,但港城的工资水平决定了这些女工的收入。

    工作一天之后,再去上夜校,陈生的规划虽好,但也增加了这些女工的负担。

    “麦杰,你提的意见不错。

    那就提高她们的薪水,上夜校也给发补助。”

    对于麦杰来说,很难解决的问题,被陈冀生一句加薪,就粗暴的解决了。

    望着坐在小巴前排的陈生,麦杰有些欲言又止。

    “有话就说,我说过,你的建议不错。”

    不需要看麦杰的表情,陈冀生就知道他有话说。

    麦杰的本事,陈冀生不清楚,但方姐能将他派到自己身边,显然忠诚度是足够的。

    三十多岁,算是属于事业的上升期,稍微点拨一下,麦杰可能就会走出不一样的前路。

    大企业的中层,能力不是关键,忠诚度才是。

    高层才是讲究能力的地方,既然方姐信任,陈冀生也不吝啬自己的言语。

    “陈生,我们给出的女工薪水,已经是港城普工的顶格了。

    加薪再加补助,人力成本会大过其他企业的。”

    麦杰也是港大的学生,但港城的竞争激烈,能进霍家的企业担任中层。

    他已经是打工仔之中的佼佼者了,以他的认知。

    港城的企业非常注重员工的薪水,只能压低,不能提高的。

    千人以上的企业,已经算是港城很大的企业了。

    人力成本是很高的,加薪加补助,这是跟大佬的想法背道而驰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