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技术培训班-《四合院之峥嵘岁月》


    第(3/3)页

    如果时间上来不及,只能错过这个机会了。

    送走了大姐大的联络员,陈冀生也有些无奈。

    小女生这边是要层层上报的,加上人员的筛选时间,一个月之内,恐怕很难做的妥善。

    做完了这些陈冀生就开始等待,等联络员那边的答复。

    等摩尔等人的考察团回国,也要等设计电子产业园的设计师。

    最近能做的,就是帮着二姐规划厂区了。

    虽说有了大致的设计图,但细节也是很重要的。

    因为记挂着新的电子钟表产业,摩尔等人在港城待了两天,就匆匆的回国了。

    这也意味着,机械设备的订单,马上就要开始起运了。

    二姐这边在港城的身份,也做好了,关系上是胡生的一个远房表妹。

    大洋彼岸的移民二代,基尔的学生,正经南加州伯克利的毕业生。

    这些身份,在资本的运作之下,会跟机械设备一起到达港城的。

    给二姐做假身份,也是没办法的事儿,以国内的身份,别说是办一个电子产业园了。

    就是在港城开一个杂货铺,都有被遣返的风险。

    电子产业是高端产业,也是各国所关注的产业。

    偌大的电子产业园在港城建好,说了算的是来自四九城的。

    在哪也说不过去的,二姐要是敢以四九城的身份开厂。

    鬼佬那边就敢扣押到港的设备,即便有摩尔、基尔做背书也是不好使的。

    给二姐弥补了身份的问题,董包二人的货船,也载着首批电脑到港了。

    本来是准备直接送到北面的,因为开设技术培训班的原因,绝大多数的电脑,都要在港城这边卸货。

    胡生那边也很干脆,直接给大洋彼岸发函,又定了一批货。

    就是打着开设技术培训班的由头,ibm那边也很给面子,直接就答应帮忙办妥那边的手续。

    大型电脑,也算是军方管制的物资之一。

    不是想处境,打包上船就可以的,跟以后的高端定制差不多。

    也要有身份上的要求,别说是国内了,就是港城的大佬,没有合适的由头,也不可能随意订购的。

    电脑到港,还需要等着大洋彼岸的技术工程师过来组装。

    因为电脑本来是要运到国内的,所以货物跟技术工程师是脱节的。

    胡生这边准备好的货损通知,也只能暂时压下,等着下一批再用。

    人货脱节,也正好为人员的筹备留出了时间。

    大型电脑,生产需要技术,组装、使用也不是随随便便的。

    组装,涉及以后的设备转场,也是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

    大型的电脑,算是目前市场上,最大型的精密电子仪器了。

    在组装上,甚至可以作为一个学科来学习。

    对港城而言,组装或许没多大作用,但对于国内的研究者而言,组装却是必不可少的程序之一。

    不仅是组装,甚至包括运输,都是需要一些专业知识的。

    货物到港,胡生那边本想直接运到港岛的。

    陈冀生这边给了新的说法,先放在九龙的仓库。

    技术培训,要从货物装运开始。

    给胡生这边的由头,就是打造港城,组装维修电脑的专业团队。

    陈冀生这边还让胡生联系了一下ibm,毕竟远隔重洋,港城这边是需要专业的维修人员的。

    出资在大洋彼岸,再办一个技术培训班,也算是水到渠成的。

    有些人,陈冀生这边需要他们在港城沉底,仅是港城的培训班,不足以拖延足够长的时间。

    送去大洋彼岸,是个不错的选择,但问题也随之而来。

    能学习电脑技术的,多半都是涉密的行业,漂洋过海的去ibm学习,也意味着巨大的保密漏洞。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