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对许多年而言,这就是一台相机罢了,称不上奢侈品。 拿到相机之后,旁边那位同志则是在兴高采烈地左看看右看看,小心翼翼的样子,令许多年有些想笑。 看着手里的照相机,许多年只是简单试了一下,可以照相就可以,然后便离开了百货商店。 看着他离开的背影,货柜的工作人员和那名摆弄海鸥相机的同志顿时瞠目结舌了。 这可是照相机啊,居然只是简单检查一下功能就走了? 也太随意了吧? 别人去菜市场买菜,都还会多聊几句,送根葱什么的。 可是许多年这人,干脆利落地掏钱和票,确认相机能用就走了,这人,真潇洒。 拎着照相机回到九十五号四合院,秦淮茹已经在家等着了。 “阿年哥,你手里拿着的是什么呀?” 刚进家门,秦淮茹便注意到了许多年手里的相机。 相机机身是长方形的,比普通成人巴掌大一些。 整体是放在一个牛皮颜色的小皮包里面,皮包十分精致好看,比后世的驴皮包要漂亮多了。 也因此,秦淮茹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吸引了过去。 “照相机,下午我们拍照去!” 许多年笑着说道,秦淮茹惊讶不已: “拍照?” 这可以说是非常新奇的体验,反正秦淮茹之前可没有试过。 “对,先吃饭,吃完饭,我再带你出去拍照。” 在家里随时都可以拍,但加上风景的照片,最好就是今天下午。 毕竟他可是特意请假去拍照的,当然要去外面好好拍一拍照片了。 此外,私房照什么的,想都不要想! 要知道现在可是胶卷相机,拍好照片之后,需要把底片拿去给人洗出来,才可以成片的。 这意味着,会被别人知道。 因此,只能拍正经的照片,其他就不要想了。 这一波,秦淮茹的期待感,直接拉满了。 她上次拍照,还是好几年前呢。 结婚的时候,许多年也没跟她拍一张,就是领证罢了。 小两口吃过饭,收拾一番就准备出去了。 门口外边,许晓蔓和许卫东两姐弟走了进来。 “三婶,我们出去散步吧。” 每天固定流程,出去外边走走逛逛,是散步,也是锻炼身体。 “不用了,下午你们三叔带我去。” “啊,三叔你不用工作吗?” 两个小家伙闻言,顿时惊讶不已,旋即更开心了。 特别是听到她们三叔说,等下要去拍照,更是高兴到原地蹦起。 然后盯着许多年手里提着的小包裹,眼神里充满了好奇。 那么小的包里面,就是装着单反相机吗? 许多年带着秦淮茹和两个小家伙,来到了前院。 “爹,妈,大嫂二嫂,你们要不要跟我们一起去颐和园那边拍照?” 全家福可以傍晚,等许大年他们回来再拍照。 现在倒是可以去颐和园那边先拍照。 周红梅摇摇头,拒绝了。 因为范招娣还在坐月子,肯定走不开。 老许和胡美凤则是点头应了下来,一家人一起去散散心也好。 至于许舞梅和许晓倩一听说要去拍照,也不去上学了,吵着闹着要一起去。 所以,大家只能等一等她们,让她们先去学校请假,然后再一起过去。 好在学校并不是很远,只是两公里多一些的距离,由许多年骑着车,载着她们俩去一趟学校,快得很。 回来之后,许晓蔓和许卫东两个小家伙都已经有些迫不及待了。 见着许多年他们回来了,便囔囔着赶紧出发吧。 从南锣鼓巷这边过去颐和园,只能乘坐公交车了。 因为两地之间的距离超过十四公里,秦淮茹和胡美凤两个孕妇都不适合走那么长的路。 乘坐公交车这件事,四个孩子是最兴奋的。 尽管去年夏天的时候,三小只和许舞梅她们经常跟着许多年,坐过很多次公交车。 但今年还是第一次乘坐公交车,当然兴奋了。 然而,许舞梅今年也无法按照儿童票购买了,买的是成人票。 过去的小一年时间里,由于营养跟上来了,许舞梅的身高蹿得很快。 除了脸嫩之外,她看起来就跟胡美凤她们没有多少区别了。 “今天不来坐公交车,我们都没有发现,小梅你长大了呀。” 老许一脸感慨,胡美凤和秦淮茹她们也在旁边笑着表示赞同。 三小只则是很羡慕,特别是许晓倩,她也想快快长高。 许多年则表示,“吃亏了,小梅你长得太快了,稍微矮一点,就收儿童票了” “三哥,你也来笑话我,你又不缺这点钱。”许舞梅有些闷闷不乐地说道。 虽说长高了是好事,可她现在怎么觉得是吃亏了呢? 一家人聊着天,公交车很快把他们送到了颐和园这边。 在过去,颐和园是皇家园林,现在则是人民的公园,只要买票,谁都可以进去参观。 所以,有不少公交车都会经过颐和园或者目的地就是这里。 下了公交车之后,许多年一行人来到买票窗口,询问了一下,票价不算贵,五分钱一张,儿童是三分钱。 买完票,老许他们准备进去的时候,许多年则拉住了大家。 “在门口拍一张合影吧。” 说着,他已经拿出了照相机,顿时引来了三小只和许舞梅她们的围观。 秦淮茹和胡美凤也好奇地看着许多年摆弄照相机,这玩意儿对于这个时代的很多人来说,真的就是奢侈品了。 很多人大概是没有见过照相机的,一般人则是在国营照相馆才见过它。 四周不少群众看到这一幕,也是满心羡慕。 照相机!!! 有不少来颐和园玩耍的孩童,看到这一幕便吵着他们的父母,也想要拍照。 扛不住孩子撒娇,疼爱孩子的父母,来了几人。 过来询问许多年,照相机要多少钱? 工业票这些就不用说了,大家都懂。 凡是跟金属有关的商品,几乎都需要票,没有票,根本不可能买得到。 七十多元的价格,吓得前来询问的几人,连连后退。 在平均工资只有三四十元钱的五十年代,需要花两个月的工资去购买一台照相机,是非常不可取的败家行为。 双职工家庭,或者一些高薪家庭,当然没有问题。 不过,随后许多年又说了,除了海鸥相机之外,还有其他相机,而且价格没那么贵。 然后,许多年还笑着让人帮忙拍一张合影。 “我不会拍照啊,这机器我要是弄坏了,赔不起,不了不了。” 许多年热心给他们解答,可是他们却没有办法来完成他的小小要求。 七十多元钱的照相机,万一弄坏了,还真没人能赔得起。 大家都不是傻子,怎么可能敢冒险? 况且,大家也是真的不会摆弄照相机,谁也没有这个自信。 即便有这个自信的人,也怕自己没抓稳照相机,摔坏了怎么办? 如果是后世那个年代,帮别人照相,那不是分分钟的事儿么? 然而,许多年手里这一台海鸥照相机,可是需要自己调整光圈,而且拍了照片,也不知道是否曝光了,很麻烦。 见状,许多年也没有勉强,只好作罢,自己来拍照了。 “一二三,好了。” 在门口拍了一张照片,许多年把小梅喊了过来。 “小梅,来,我教你怎么拍照,等下你帮我拍一张。” “好的三哥。” 小梅喜滋滋地应了下来,知道了光圈的事儿,也听懂了按下快门。 光圈不需要她调节,刚才她三哥已经调整好了。 旁边的三小只也羡慕而认真地听着看着,感觉也不是那么难,却不敢开口说自己来帮忙拍照。 有了小梅的帮忙,许多年和秦淮茹站在颐和园门口,像两兄妹似的站一块儿,然后拍了一张照片。 什么搂住秦淮茹之类的,那是不存在的。 五十年代的社会风气,十分保守。 在大庭广众之下,别说搂住对象了,牵手也会被说耍流氓,稍微靠近一些,都会惹来异样的目光。 所以,小两口拍照,就是隔了大概两三厘米的社交距离站着。 这也是两人的第一张合影。 拍完照片,一家人这才走进颐和园。 身为皇家园林,颐和园的风景十分漂亮,昆明湖、万寿山,智慧海、佛香阁、排云殿等,里面可欣赏到的风景可太多了。 建国前,颐和园古建破旧,文物残损,花木凋零。 等到了开国大典之后,上面领导便呼吁各界资助重新修整颐和园。 不过,在一九五九年之前,颐和园修整好的地方也仅有全园中心建筑佛香阁、长廊为主的前山、前湖区各古建筑,其他地方则是还没修整完毕,无法对外开放。 尽管如此,这并没有影响到许多年他们的游玩心情。 整个下午,一家人都在颐和园慢悠悠地游玩着。 走得累了就坐下来歇一歇,许多年还背了一个军绿色的包,里面放了水壶、毛巾等之类的物品。 其实老许、三小只她们身上也背了一个水壶。 五十年代,可没有在外面买矿泉水的说法,出来游玩,那都是自带水壶的。 昆明湖的水可不敢喝,也不给喝,再说了也不卫生。 要知道,现如今的颐和园还是秉承之前垃圾不出园掩埋于山坡的旧习惯,公厕等地方就更不用说了。 所以,昆明湖的水,看着清澈,可谁敢喝? 反正许多年是没有这个胆量喝这边的水,自带的水,不香么? 走走停停之余,当然是要拍照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