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因为文科只需要考四门课,分别是政治、语文、外语和历史。 当然了,虽然是只有四课,但是语文这一科是分语文(一)和语文(二)两门分开考试的,并且也只是考作文和文言文而已,并不考语文基础知识。 听小梅说,报考理工科、医农科考生不考语文(二),而报考医农科的考生,加试数学。 小梅她自己的数学就很一般,所以上了高中之后,直接就选了文科。 中午回到家,小梅已经在看政治课本了。 而周红梅已经做好了午饭,许多年派白豆腐去喊她小姑吃饭了。 饭桌上,许多年并没有问他妹妹上午的语文考试题目是什么,而是笑道: “对,小梅你做的不错,考完一科就丢一科,不要去想那么多,吃过午饭之后,午休一下,下午继续好好考试。” “谢谢哥,我知道了。” 吃过午饭,小梅稍微看了一会儿书,就被小豆包她们过来通知,让她赶紧睡觉,不许再看书了。 等到了一点半的时候,小豆包她们又跑过来喊她起床了。 下午是两点半开考,所以小梅可以提前醒来看看书,以免下午考试的时候,没精神。 午休并不需要太长的时间,半个小时是最佳的。 醒来后的许舞梅,坐在房间里看了差不多半小时的书,然后才去参加考试的。 第一天考的是语文和政治,第二天就是外语和历史了,小梅选的英语,俄语太难了,她没选。 前面两天很快就考完了,第三天考的是语文(二)。 而报考理工科和医农科的考生,在第三天的时候,倒是不需要考语文(二),他们需要考的是数学。 这就是大概的考试情况,在他妹妹参加完高考之后,许多年还看了一遍他妹妹的那些模拟考试题目。 其实相比起来,还是简单很多了。 相对来说,九十年代的高考题目,其实也是比二零二三年之后的高考题目也简单一些。 “哥,这些课本和试题我都会好好保存的,到时候给小豆包她们用。” 见她哥在翻看那些教科书,已经完成高考任务的小梅,轻松地说道。 她是已经彻底轻松了下来,毕竟她在过去大半年当中,可都是在高度自律和紧张的学习生活状态之下的。 现如今卸下了肩膀上的担子,当然非常高兴了。 周红梅也在旁边笑着点头表示赞同,“没错,这些书本是应该好好保存起来,以后能用得上” 许多年却摇头笑了一下,道: “妈,小妹你们想多了,小豆包她们要参加高考也得十多年之后,那个时候的考试题目和教科书肯定都变了.” “这些教科书只对最近这些年的考生有作用,对越往后面参加考试的考生,没什么用处。” “因为这个世界发展变化很快,知识都是会更新的,十多年的时间,足够产生非常大的巨变” 现在是一九六三年,小豆包她们才四周岁。 假设她们七岁读一年级,前几年的五年制小学也变成了六年,三年初中和三年高中,总共得读十二年的书。 换句话说,小豆包她们参加高考的时间,大概是一九七八年。 然而,到了小豆包她们读完初三之后,高中可能已经有部分学校恢复了,但也有可能没有恢复,具体就要看了。 反正现在只是六三年,距离小豆包她们读高中,还早着呢。 所以,许多年根本用不着操心小豆包她们的高考问题,而是要好好引导她们,学会文武艺,到时候就算不参加高考,一样也可以获得好工作。 周红梅母女俩被他这个强大理由堵得无话可说。 小梅只好无奈道: “行吧行吧,我留给小倩行了吧?” 许晓倩是六零年九月份读的初一,刚好遇到小学制度改革,只读了五年的小学。 所以现在的小倩也在中考了,如果没有意外的话,今年九月份也是读高一了。 如此也意味着在六六年的时候,小倩将会参加高考,而这一年,却是由于知识青年下乡,高考中断。 听到小梅的话,许多年叹了一口气,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或许,应该让小倩考中专? 只不过,她愿意么? 五十年代的高中录取分数线是相对中专高一些的,这是肯定的,但难度系数大呀,并且考大学也不容易。 甭看每年似乎有百分之二十五的录取率,但对于这个时代的很多人来说,也是很难的。 如果考不上大学,意味着高中毕业之后需要自己找工作,毕竟高中是不包分配工作。 包分配和不包分配的区别还是蛮大的,前者甚至可以分配到机关单位、事业单位等等,但是后者的话,就只能服从调剂了,有什么工作就选什么工作。 中专的分数低一些,但是中专可以包分配工作呀,而且也基本上固定了。 毕竟中专学的就是中等职业技术嘛,所以工作范畴几乎是定了。 对于大部分有野心的人来说,当然还是想考大学,毕竟大学生出来工作,立马就是干部。 即便不是干部岗位,那也是预备岗位。 “你喜欢留着就留着吧,不过小倩这个成绩,还是读中专好一点.” 许多年又开始跟他母亲和妹妹对着干了。 “不是,小倩那个成绩,读高中有什么不好的吗?” 周红梅就想不明白了,今天的老五,到底怎么了? “妈,我知道你们很生气,但,算了,等小倩参加完中考之后,我再跟你们一起开会说一说吧。” 有些事儿不能明说,只能慢慢来。 此时的周红梅母女俩人都不知道应该说什么好了,这也不行,那也不是。 偏偏还不解释清楚,真是让人抓急。 几天之后,许晓倩参加完中考了,一家人来到北河胡同这边开会。 “二哥、三哥、四哥,你们三家的孩子都还小,今天这件事你们不用听,你们出去帮忙看着点孩子吧。” 会议还没开始,许多年就先把他二哥三家给喊出去外面。 小屁孩们自然也是不能参加的,反正这件事越少人知道越好。 “具体什么事情呀?”范招娣很八卦,想要留下来听一听。 但许多年却冲秦淮茹也说道,“小茹你也带孩子出去吧,这件事越少人知道,泄漏的风险就低一些。” 嘎! 这下子,范招娣她们的好奇心全都被提了起来,到底是什么事儿呢? 也太郑重其事了吧? 秦淮茹她们都出去了,客厅里就剩下老许、周红梅、小梅、许大年、胡美凤、许晓倩和许多年七人了。 整个后院都没人了,秦淮茹她们都去了前院,所以不存在有人偷听的可能。 “老五,现在可以说了吧?” 老许已经有些迫不及待了,到底是什么情况呢? “爹,妈,大哥大嫂,你们也知道我在粮食公司上班,接触的层次不一样,而且我经常出国.” 一开口,许多年就简单阐述了一下情况。 “具体的事情,我肯定没办法说的,但如果可能的话,还请你们相信我。” “小倩读两年中专就可以了,两年中专之后要马上毕业然后安排工作” 还没说几句话,许晓倩就突然打断道: “五叔,我能不能参加会计专科考试呀?我想跟三婶和五婶一样,每月都拿三十七块五毛钱的工资” 听到她这么说,许多年眼睛顿时一亮。 这个提议就非常好啊,今年冬天就可以参加考试了,到时候通过考试之后,就可以安排工作了。 而且这样一来,也不用去读什么中专了,直接就可以有工作了,多简单的事儿啊? “小倩,我是非常赞同你的想法,如果你今年十二月可以通过考试,那我可以厚着脸皮,替你求个情,在今年就让你参加工作,怎么样?” “五叔,真的么?”许晓倩顿时高兴坏了,她可真是太开心了。 如果可以提前工作的话,那么她就可以很快存到钱了。 只要有钱了,还不是想干嘛就干嘛? 到时候她也申请一下,看看能不能像她五叔一样,去港岛那边出差工作,多好呀? 看着她高兴地蹦到自己跟前,许多年伸手摸了摸她的脑瓜子,笑道: “当然是真的了,我自然是非常希望你可以早一点工作,这样的话,对你有益无害。” 接下来,许多年便针对他为什么要这么做的原因和理由,给老许他们进行分析。 五九年精简之前,其实全国各地的工业建设是蓬勃发展的景象,对很多工作岗位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 但众所周知,五九年过后,由于关系交恶的不可描述的原因,大批量工程师、技术员全面撤离了东BJ城等工业区。 撤走之后,很多项目都直接停摆了,花了差不多一两年的时间,才慢慢调整过来。 整个精简过程,全国有两千多万人被遣返回到农村,身份也从工人变回了农民。 当时秦淮茹能在五九年十二月份进入轧钢厂财务科工作,并且由秦家沟农民变成京城居民,凭借的便是会计专科考试的毕业证。 这张毕业证书的含金量,其实并不比很多大学毕业证含金量差多少。 现如今是一九六三年,会计专科考试也还在,但内卷已经开始了。 毕竟也有部分贫穷人家,本身读书还不错,却没有去考中专或者高中,这些人也通过其他途径,有更为清晰的认知,所以也选择了会计等专科考试。 这些人加入进来之后,当然会拔高了会计考试的难度,连通过的分数也提高了不少。 而且,从今年开始,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初高中毕业生进入社会。 毕竟一九四九年出生的许晓倩,今年已经十四岁了,刚好初中毕业。 人口大量增长的年代,就是四八年之后,到了六三年的今天,全国人口增速还是非常快的。 如此便也意味着,六四六五年之后的初高中毕业生,将会更多。 这么多人进入社会,可是工作岗位却是恒定的,不会跟人口增长一样,一下子可以提供很多新的工作机会。 这就是矛盾的关键点! “除此之外,其实大嫂和二嫂你们这么多次都没有通过会计专科考试也是这个原因,因为越来越多人参加考试了,工作岗位又只有那么多,因此只能提高考试难度了.” 听到许多年的说法,胡美凤顿时无比震惊和生气: “原来如此,我说我为什么连续两年都无法通过考试呢,原来是因为这个?也太不公平了吧?” 胡美凤当然很生气,但生气也没用,因为很多时候,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