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是你们这些好样的儿郎,守护了我,大明万里疆土。” “是你们这些英勇无畏的儿郎,保护了大明的万万臣民。” “守护天下之功,护我种族之耀,尔等儿郎可当首功。” 老爷子这一番赞扬,听的士兵们直喘粗气,一个个脸色胀红。 看他们那模样,如果此时老爷子要说砍谁,根本不用动员,喊个名字,士兵们就能冲上去,将其碎尸万段。 夸奖完了士兵,老爷子又遥指观礼的百姓们。 “而这第二功,也是最大的功劳,是属于天下百姓。” “是你们不惧辛苦耕种田地,给将士们提供了衣食。” “是你们在最危险的时候,把自己的儿子丈夫,甚至自己送上了战场,用自己微薄之躯,救万民于水火。” “古今以来,有多少人赞扬明君之圣,然而在朕看来,相比于那些所谓的明君,你们更值得赞扬歌颂。” 老爷子这直白的夸奖,让围观的百姓们眼圈都红了。 以前他们都听过朝廷多么重视重视百姓。 然而繁重的税收,累死人不偿命的徭役,让他们觉得朝廷说的老百姓,可能不是他们。 至于帝王赞扬百姓的话,那他们更是当屁听了。 皇帝长什么样他们都不知道,还赞扬他们的话。 鬼知道这些话,是不是皇帝搂着妃子,吃的各种美味点心,随便拿史书念出来的几句话。 而如今他们终于见到皇帝了,皇帝更是亲自赞扬了他们的功绩。 士为知己者死,百姓又何尝不是。 老爷子这短短的几句话,比朝廷那些官员们说破嘴都管用。 如果这个时候,老爷子说为了大明需要加点税,已经被老爷子感动的百姓们,绝对不会拒绝。 就在老爷子在城墙之下,大收着军心民心的时候。 新上任的锦衣卫指挥使侯亮,带着两个风尘仆仆的人登上了城墙。 “侯兄弟,怎么有事吗。” 闲着无聊的朱高煦,无意中看到了侯亮三人,好奇的询问了一声。 “下面发生了点事,需要禀报给陛下!” 侯亮微微笑了笑,并没有多言。 这件事太重要了,在没通知陛下之前,不能节外生枝。 旁边的朱胖胖和朱高燧也看了三人一眼,笑着点了点头,没有开口询问。 自打纪刚出了事了以后,本来想拉拢锦衣卫的两兄弟,也跟锦衣卫保持的距离。 老爷子现在可是正敏感的时候,要万一看到他们跟锦衣卫接触,乱想些什么,那就麻烦了。 他们可不像老四那么受宠,指挥锦衣卫的人动手办事,一点惩罚都是没受。 在两个信使焦急的等待下,老爷子终于心满意足的完成了收买人心,回到了城上。 “陛下,山东八百里急报!” 刚上城墙的老爷子,还没回到自己的位置,侯亮就连忙凑了上来,小声说了一句。 “什么事儿?” 正在徐皇后帮忙下,解掉披风配剑的老爷子,眉头微微一皱。 侯亮没有第一时间回答,而是看了看左右。 老爷子摆了摆手,包括徐皇后在内,所有人都离得远了一些。 空开了距离,侯亮似乎还觉得不保险,往老爷子身边凑了凑,压低声音道。 “据山东锦衣卫汇报,孔家出事了。” 老爷子闻言眉心一跳,扭头看向了正和礼部尚书吕振安排人员,准备入城祭太庙的朱高煜。 与吕振说话的朱高煜,一下子毛骨悚然,下意识的回头看去,和老爷子的眼睛对了个正着。 看着老爷子那冷厉的眼神,朱高煜表达出了懵逼的表情。 盯着朱高煜那茫然的眼神看了许久,老爷子才收回了目光。 没有去座位上,转身走进了阁楼中。 侯亮招呼了一下两个信使,跟着老爷子走了进去。 “怎么回事?” 进入屋中,老爷子脸色阴沉的询问那两个信使。 “启禀陛下,数日前孔家遭祸,除衍圣公和几个孔加嫡系子弟之外,其他人全部被杀。” “而衍圣公和那几个孔家嫡系子弟,也被逮人绑走不知所踪!” 一进来就跪下的两个信使,低着头,快速的汇报着孔家的情况。 听完汇报的老爷子,并没有表现出愤怒的神色,而是平静的看着两个信使。 “山东那边查到凶手是谁了吗?” 山东锦衣卫派来的信使,连忙回答。 “根据各方衙门探查,以及现场发现的线索,做出此事的凶手很可能是倭寇!” “倭寇!” 倭寇两字一出,老爷子双眼微眯,脑中不自觉出现了,一个鬼头鬼脑的身影。 ps:从昨天夜里到现在都没睡觉,疯狂撸了3万字,废稿近1万,勉强码出来了这些。 有什么问题大家先标注出来,我睡过瘾了,再一一修改。 另外再说一下,由于要日更1万,每天晚上都要熬夜,第2天还要上班,根本就没时间修改,所以更新时间,从早上8点调整到下午8点。 这样我就有充足的时间休息,也可以思考一下稿子,看看哪里有什么不对的。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