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呜呜呜……” 悠悠的号角,从海面响起,朱高煜站在码头之上,眺望着远处的海面。 九州岛已经全面拿了下来。 不知道是为了邀功,还是为了保住全藩男子的命。 萨摩藩的武士进攻非常猛,三天的时间就拿下了整个日向。 速度方面非常快,但伤亡也不小。 一万多的萨摩藩武士,战争结束之后只剩下了6000多人。 朱高煜对萨摩番的表现非常满意,当着众人的面夸奖了一下岛津天长,让其激动的不得了。 而赶回来的岛津久丰,却是恨得牙根痒痒。 心里大骂岛津天长无耻。 岛津家族内部的问题,朱高煜没有理会。 他只需要一条会咬人的狗,至于这条狗是谁,无所谓。 为了不让岛津天长抢了风头,岛津久丰也是十分努力。 他以家主的身份,调动家族的秘密力量,帮助大明探听消息。 足利义持在上京召集15万大军的消息,就是他汇报的。 这家伙不但摸清楚了足利义持的兵力情况,甚至预定的出发路线,都搞到了手。 这让朱高煜不得不感叹,堡垒都是从内部瓦解的,背叛的自己人,危害远比敌人带来的更多。 15万敌人来袭,让朱高煜慎重了起来。 他手上的兵力,面对如此多的敌人,防守有余,进攻不足。 就在朱高煜考虑的,要不要冒一把险,强征整个九州岛的倭寇,帮助自己战斗的时候。 他从朝鲜出发,就向老爷子请求的援兵,终于到了。 从决定进攻倭国的那一天,朱高煜就知道自己手下的2万多兵力,根本就不够。 别看朝廷众志成城,誓要严惩倭寇为孔家报仇。 可惜是大部分人,包括老爷子在内,都没想过占领倭国。 在他们的观念中,倭国远在海外,穷乡僻壤,大明占领那里不但浪费钱财,还得不到任何好处。 当初老朱列下不征之国,并不是跟这些国家关系好,而是觉得这些地方穷乡僻壤,完全没有占领的价值。 为了防止后世子孙,为开疆扩土而脑子犯抽,占领这些无用之地,浪费朝廷人力财力,于是便将其划为了不征之地。 如果不是有衍圣公和孔家这一茬事,朝廷根本就不会同意派兵来打倭国。 这次虽然是同意了,但大部分人的想法,只是过来教训一下倭国,等他们交出衍圣公,并且交出犯罪的凶手,差不多就可以退兵回去了。 朱高煜正是明白朝中大部分人的想法,在出发的时候,没有请求多增加兵力。 而是到了朝鲜以后,才给老爷子写了一封奏章,提出了增加兵力的想法。 为了能说动老爷子和朝廷,朱高煜肉疼的把石见银山都给交代了出去。 好家伙。 当老爷子看到朱高煜奏本上的内容,眼珠子当场就红了。 朱高煜在奏本上写明。 石见银山,乃是超级大银矿,如果全力开采,每年可得白银千万两之巨。 除此之外,银矿还伴随着铜矿等其他矿脉。 如果大明拿下了这座银矿,朝廷未来百年将不会有财政之忧。 对于自己的儿子,老爷子是十分相信的。 朱高煜这小子,有时候是坑爹了点,但从来不会骗他。 印象中穷乡僻壤的倭国,突然蹦出来了一个超级大的银矿,老爷子坐不住了,连夜把几位大臣叫进了皇宫,商量着增加兵力的事。 刚开始几位大臣还有些怀疑,想着这是不是越王,为了增加兵力编的理由。 可当老爷子把奏章上,那详细到具体在某个位置,覆盖面积有多少的银矿资料,摆给众人看,这下众人都有些激动了。 户部尚书夏原吉,如果不是被几个尚书给拉着,都要急火火的回去召集户部的人,出发去倭国了。 经过一夜的商量,老爷子和几位重臣拍板,进攻倭国的兵力还要增加。 不为别的,为了这座银矿,也要将倭国全面拿下来。 可决定以后,几人又发愁了起来。 大明看似有战船无数,但其实大部分都是内河,或者是沿海的船只。 真正能远航海外的船,大部分在朱高煜手中。 如今这些战船都在海外,朝廷这边就是抽调出了增援的兵力,短时间内也派不过去啊。 就在老爷子考虑着,要不要让军队冒着严寒,从辽东区域到达朝鲜,再让船队运到倭国的时候。 吏部尚书蹇义提出了一个建议。 既然大明的兵,暂时派不过去,那为什么不让朝鲜调集援兵,到倭国帮助越王殿下作战。 此言一出,老爷子和几个大臣对望了一眼,呵呵一笑开始写信。 写的内容,当然不可能是,我大明发现了一个大银矿,但因为兵力暂时运送不过去,让你的兵先去过去给我们送死。 老爷子亲口陈述,礼部尚书吕震持笔书写。 大概的内容就是。 我大明久受倭寇骚扰,沿海百姓苦不堪言。 本来想让倭国内部解决,可倭国不但没有听从命令,还断绝了与我大明的邦交,更是卑鄙的绑架了我大明衍圣公。 朝廷为此很生气,决定灭了这个不听话的小弟。 考虑着你们朝鲜,也经常受倭寇骚扰,所以也给你们一个报仇的机会,让伱们派兵一起惩罚倭国。 当李氏朝鲜收到老爷子的亲笔,激动的热泪盈眶。 不停的感叹,不愧是大明爸爸,做事都想着他们。 激动的李氏国王,召集臣子商量了一夜,决定强征兵丁十万,跟随大明,去惩罚嚣张的小倭瓜。 并且为了表示支持大明爸爸,朝鲜永远忠诚大明爸爸的决心。 李氏国王连领兵将领都没派,直接把军队交给了,在金城剿倭寇的柳升。 “安远侯,你还好吧?”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