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二章 甲骨文绳索-《伏藏师》


    第(2/3)页

    甲骨文又称契文、龟甲文或龟甲兽骨文,是一种很重要的古汉字资料。在甲骨文中,“华”这个字具有非常崇高的地位。

    林轩在文字中看到多处出现“华”字,正是因为这个字,他才明白通篇都是甲骨文铭刻的。

    迄今为止,中国共拥有10余万片有字甲骨,含有4千多不同的文字图形,其中已经识别的约有2500多字。

    甲骨文中形声字约占27%,可见甲骨文已是相当成熟的文字系统。从殷商的甲骨文看来,当时的汉字已经发展成为能够完整记载汉语的文字体系,出现的单字数量已达4000左右,其中既有大量指事字、象形字、会意字,也有很多形声字。这些文字和如今使用的文字在外形上有巨大的区别,但从构字方法来看,二者基本上是一致的。

    林轩看到,这篇甲骨文中频繁地提到“羌”这个字,该字在甲骨文中的通常含义为“奴隶”。

    从字体的数量和结构方式来看,甲骨文已经是发展到了有较严密系统的文字了。汉字的“六书”原则,在甲骨文中都有所体现,但是原始图画文字的痕迹还是比较明显。

    甲骨文的主要特点是:在字的构造方面,有些象形字只注重突出实物的特征,而笔画多少、正反向背却不统一;有些字有没有“口”意思是一样的;一些会意字,只要求偏旁会合起来含义明确,而不要求固定,因此异体字非常多;甲骨文的形体,往往是以所表示实物的繁简决定大小,有的一个字可以占上几个字的位置;字是用刀刻在较硬的兽骨上,所以笔画较细,方笔居多。

    在考古学家发现的甲骨文中,文字是用刀刻成的,而刀有锐有钝,骨质有细有粗,有硬有软,所以刻出的笔画粗细不一。有的纤细如发,笔画的连接处又有剥落,浑厚粗重。文字结构上,长短大小均无一定,或是疏疏落落,参差错综;或是密密层层十分严整庄重,故能显出古朴多姿的无限情趣。

    甲骨文已具有对称、稳定的格局,所以有人认为,中国的书法,严格讲是由甲骨文开始,因为甲骨文已备书法的三个要素,即用笔、结字、章法。

    林轩在古代中国汉字方面有很深的造诣,所以只用了半个小时,就能大略明白文字的含义。不过,他阅读到的都是离悬崖五米以内的文字,即眼睛能够看清的最大范围。再向深处去,文字就模糊不清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