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七十八章:报到-《穿入聊斋》
            
            
            
                
    第(2/3)页
    国子监乃天下读人梦寐以求的去处,堂皇冠冕,但里面的生员并不多,远不如现代的大学学府。动辄数以万计,过道上经常人来人往。
    初来报道,陈剑臣先按照顾学政的吩咐,去找一位叫“伊凡”的先生,熟料问了人后。那人面色古怪地道:“伊凡做《云水集》,触犯《文字法》,已于十天前下狱了,你是?”
    闻言陈剑臣大吃一惊。道:“在下陈剑臣,江州生员。是来国子监报到的新生。”
    那人道:“报到该去找学监,喏。就在南边的那栋小楼处。”伸手一指,指出个地方。
    陈剑臣道了声谢,移步而去,心里却直打鼓:抓人居然抓到国子监里头来了,简直就是无孔不入。
    又想起路途上所见的那一大列囚车,辚辚北上,由此推知,这些日子,天下间到底被抓了多少读人,解压上京了?
    那些读人,其中不乏名家大儒,皆因犯了《文字法》上的条例,被捕下狱,许多都送往京城来,生死未卜,真是哀鸿一片。
    这是要一网打尽吗?
    陈剑臣心生警惕,本来就怀疑的心头,顿时涌起浓浓的阴谋味道。
    正明帝如斯作为,到底想干什么?
    去到小楼,那学监正坐在里面喝茶,禀明身份来意,奉上各类文。学监仔细检验无误,便颁发了一面令牌,又分发了学舍,却是单人的,环境优雅。
    横渠先生与顾学政联名推荐陈剑臣,那么他便等于是廪生,在国子监的衣食住行,皆为公费,可以节省一大笔银子。
    陈剑臣固然不缺钱,但乱世席卷,谁嫌钱多?能享受朝廷福利,不受白不受。
    在学舍安顿好,对于这新环境,陈剑臣根本没有多少好奇心,反而忧心忡忡:文字狱的发展远比想象中猛烈,好像一场巨大的风暴,横扫天下,根本不管会造成多少伤害。
    当前读人,孰人不感到心惊胆颤?生怕某一天就会被凶恶无比的黑衫卫破门而入,缉捕下狱了?
    回想前一世的古代历史,但凡文字狱,总会有特定的目标,根源就在于巩固政权,排除异己。且大都发生在特殊的朝代里,比如说刚统一的秦朝,又比如说民族统治者更换了的,元、清之类。
    可眼下的天统王朝截然不同,统治近千年,文治武功,可以说一派鼎盛,本就不该出苛政烈法。而《文字法》一出,可以说是“天下无文字”了,其对于字词用句的严酷度,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这个字不能用,那个词不能使,处处违禁,好像双手戴了手铐,笔头上还套了锁头。长此以往,可用之字寥寥无几,怎么写诗词歌赋,如何做文章?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