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用官员的污点弹劾他们,小题大做,这是文官对付武将的固有方法,因为御史台是文官机构,所以这样的策略非常有效。 而将门想要弹劾文官,就只能自己上书,哪怕有同僚相助,声势也小,而一旦中书省留着折子不发,就会石沉大海再无回音。 刘牧之还是觉得奇怪,就算赵氏想要通过民间的案子对刘氏不利,且不说京兆府这一关好不好过,案子大了,之后查案的刑部尚书、大理寺卿、御史大夫这三司使,可都是文官,赵氏凭什么认为自己的想法能实现? “跟京兆尹庞升通气了吗?”刘牧之问。 “大长老已经派人去了。只不过新诚公子等人,是在大街上被赵宁强行带走的,我们没有及时察觉。赵宁的动作又确实太快,分明就是早有预谋,生怕我们拦截,所以等大长老听到风声派人赶去京兆府时,已经有很多百姓聚集,庞大人也开始审案了……”刘氏族人据实禀告。 刘牧之皱了皱眉,“庞升这厮怎么回事,竟然这么快就开始当堂审案?他就没想过将案子先压下来,拖一拖?” “回禀家主,去京兆府的人回来说,庞大人曾经试图混淆视听,将案子化小,但是没成功。赵宁三言两语,就激发了民愤,一些京兆府官员也帮腔,庞大人控制不住局面,只能被迫审案……”刘氏族人一五一十道。 刘牧之重重一拍案几,满面怒容,“饭桶!这庞升是怎么做京兆尹的,竟然连京兆府的官吏都管不好?堂堂四品大员,活了四十多年的人,竟然一再在赵宁那一介黄口孺子手里吃亏,真是岂有此理!” 若非庞氏也是门第世家,刘牧之都想事后把庞升从京兆尹的位置上弄下去了! 缓了缓呼吸,刘牧之又问:“新乡镇的事情怎么样了?那些人抓住没有?” “消息应该会在今日传回。” 刘牧之摆摆手,示意族人退下,想了想又叫住对方,“让二长老也去新乡镇,以防意外。再告诉大长老,务必让庞升不得当堂定案……罢了,如果事有不谐,让刘新城先去认罪,日后我们再想办法捞他就是,不能给赵宁把事情闹大的借口!” “是。” 族人退走后,刘牧之陷入沉思。 如果赵氏真的要靠民间案子来攻讦刘氏,那么全面攻势就已经开始了,他必须有更多更好的应对。 从座位上起身,刘牧之决定去找刑部尚书、大理寺卿、御史大夫谈谈。 …… 大都督府。 作为军方最高衙门,大都督府统御帝国除宫廷宿卫外的所有兵马,平日负责训练、关防,战时则调兵遣将、指挥全局。与之相比,兵部的职责就主要集中在后勤保障上,包括军械、粮饷、兵源等等。 将军队的训练作战,与粮饷军械区分开来,由两个衙门分别负责,也是为了防止大都督亦或是兵部尚书权柄过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