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郑文修拿出了笔记本,再次温习。 他前世对“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颇感兴趣,就在笔记本上画出树状图,来分析两者的不同。 只是理学和心学太复杂了,而且还有些晦涩难懂,他一直都没有完全吃透。 现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也懒得吃透了。 因为这两者对于他而言,更多的是工具而已。 他临时抱佛脚,画个轮廓,让那些没事找事,总想对付他的文人士子去填充就行了。 当世大儒那么多,又值天下文人因明年科举而汇聚长安之际,不愁他们填充不出来。 李世民见他拿着笔记本走出来了,指了指笔记本道:“文修小友,你这能否予我一观?” “不行!” 郑文修真是一点儿面子都不给,直接拒绝道:“这可是我的小宝贝,从未给别人看过。咱们继续说理学吧。” “它最为尊崇上帝,又称皇天、天理,上帝在人间的代表是‘君’,也就是历代天子以及‘师’,也就是至圣先师孔子、亚圣孟子。” 李世民连忙道:“《尚书》有云,‘天佑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其克相上帝,宠绥四方。’你这上帝和君师之说是不是出自于此?” “看看!” 郑文修指着他大笑道:“我这画个轮廓,抛个框架,你都能立即引经据典给填充起来了,更别说那些大儒了!” “而且你应该也感受到了,这套学说,我给设定的其实就是‘道德神学’,核心就是一个‘理’字,而这理呢可以说是产生世界万物的精神的东西。” “它是为儒家神权和王权的合法性提供依据的,这乍看之下是约束了皇权,但是我估计当今天子会很喜欢这种学说。” 李承乾无比震惊地看了眼李世民,随后重重地咳嗽了好几声,按耐不住询问: “此……此话怎讲?” 这个东西讲得越来越大了。 他的整个脑袋都快处于炸裂的状态了。 然而,他的理智告诉他,这很有可能是对儒家和儒学的一次重塑。 搞不好还会打破天下士族原有的格局。 在这种情况下,哪怕郑文修说出一些大逆不道的话,哪怕父皇因此而震怒,他也要听下去,问下去! 郑文修喝了口茶,润了润嗓子道:“这个如果要细说的话,那就很复杂了。简单点来说,这套学说是在重塑一种秩序,对于天子而言,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天底下的秩序都有道德支撑,肯定是件好事!” “笔!” “笔!” “笔!” ……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