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6 春闱放榜了-《重生毒妃娇又甜》


    第(2/3)页

    李子舒也心有期盼。

    他们马上就要成婚,若是能在那之前拿个功名,到时候自然是锦上添花,双喜临门,她面上有光是一方面。

    更重要的是,她知道张枫眠读书认真,对这次科举准备的更是充分,希望他能一鸣惊人,不失望。

    这一日的朝会,第一件事便是主考官呈上名单。

    这份名单是卫殊早就看过的,如今也只是象征性的盖个印,小福子拉长声调,将名单上的人都念了一遍。

    一时间,几家欢喜几家愁。

    家中有孩子高中的,自然是喜不自胜。

    那些个落榜,则是满脸黯然。

    科举三年一次,对于读书人来说就跟独木桥一样难过,岁月蹉跎,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有才华的人,一般一次不中,到第二次也成了。

    实在运气差,便到第三次第四次,可那时候,基本已经年近三十,入了官场,要管比自己小许多的人叫谦卑。

    人脉,资历,积累其实也格外的慢,想要出头便越发的难。

    如姜子牙那般,七十岁出山叱咤风云的人物,看遍历史,实乃罕见。

    绝大多数的英才,都是年少时便已经有了迹象。

    而且越是往后,结婚生子,有些甚至与儿子孙子一起参加科考,其中心酸不足为外人道。

    虽然朝臣们都已经知道了结果,可眼下朝会还要继续,这些人只能各自揣着欢喜或者忧愁继续议论国事。

    皇榜却是由大内侍卫快马加鞭,沿着长街一路朝着东大门而去。

    另也有悬着红绸的马匹自礼部而出,飞驰向各处。

    这是去各进士家报喜的。只有进士才有这样的待遇。

    大越的进士分为三等,一甲二甲三甲。

    一甲便是状元榜眼和探花,三年才出三个,那是真正的人中龙凤。二甲则有三十到五十人不等,称进士出身,三甲一般五十到一百人之间,赐同进士出身。

    一般只要金榜题名,就意味着有了当官的资格。

    可真正能得到的重视的,往往是这些进士,他们又称为天子门生。

    当然,最为打眼的还是一甲的状元榜眼和探花。

    如今深的陛下信任的胡忠华和吴朝平,当年便是一甲出身,这些年也算是官运亨通,一路坦荡。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