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 内乱,祥瑞,朕要登基-《讨逆(长安之上)》


    第(2/3)页

    汴京君臣大概不会想到,在他们眼中的机密事儿,就这样被边军中的一个老卒给分析的清清楚楚的。

    这个世间从不乏人才。

    缺乏的只是时机。

    就像是另一个世界中的那位驿卒,若非身处明末时,他不会谋反,也不敢谋反。

    “这主意不错啊!”

    “是不错。”老卒砸吧着嘴,嘴里还有酒味,有些发酸。

    “有人来了。”

    一骑从南边疾驰而来。

    “戒备!”

    老卒喊道。

    众人赶紧上马,刚拔出兵器,对方就到了小河边上。马背上的男子戴着斗笠,身穿一件灰扑扑的衣裳。小河虽不算宽,但战马却无法越过。战马长嘶一声,想止步,可惯性太大,最终摔进了河中。

    男子从马背上飞掠而起,轻松落在对岸,就在军士们张弓搭箭时,丢出一块牌子,“情人司密谍,给我两匹好马,另外,干粮饮水。”

    老卒接过牌子,仔细查看了一番,问道:“你这是送急报?”

    男子接过军士递来的水囊,喝了几大口。

    “这也不是什么机密,秦王与石忠唐决战,秦王大胜。”

    老卒面色微变,“不好!”

    男子一怔,“何事不好?”

    老卒说道:“王相公前阵子刚回汴京。”

    “嗯?”男子不觉得这事儿有问题。

    “老夫猜测,他是去寻秦王。大周想与秦王联手夹击南疆军。”

    艹!

    男子愣住了,“若是如此……”

    “汴京大军集结,可来的却是北疆军。”

    汴京在誓师,帝王发表讲话,历数了南疆军的罪恶,随后鼓励将士们奋勇杀敌。

    可接着就传来南疆军被秦王灭了的消息。

    男子飞掠上了马背,“驾!”

    他必须要抢在王举回到汴京之前截住他!

    军士们在笑。

    觉得这事儿真有趣。

    至于汴京的君臣出丑,和自己没关系。

    唯有老卒,神色郁郁的看着南方。

    “老夫怎地觉着,这风雨欲来啊!”

    ……

    棉城,这是南疆朝向北方的第一座城池。

    当北疆大军云集城下时,城头的叛军在颤栗。

    “攻城!”

    秦王说道。

    只用了大半个时辰,棉城守军就崩溃了。

    而且,城中百姓竟然主动配合北疆军清剿叛军残余。

    一个老人骂道:“这些畜生,早该死了!”

    人心向背,在此刻显露无疑。

    第二座城池,王老二带着数千游骑赶到时,发现城门洞开,几个百姓胆怯的在外面张望。

    “跑了,都跑了。”

    守军跑了。

    在得知北疆军出动后,尽数逃了,不知去向。

    “南疆就那么大,他们跑不远。”

    秦王的反应意味深长。

    随后的进攻更像是一次进军。

    大多城池的叛军逃散,百姓自发组织起来维持秩序,等待北疆军接收。

    “人心散了。”

    韩纪欢喜的道。

    北疆军不断推进的消息传到了清河。

    “多处守军逃散。”

    贺尊低着头,只觉得大堂里的气氛几乎凝固住了。

    这是兵败如山倒啊!

    大势已去!

    “无需担心!”

    最近几日石忠唐变得越发的令人高深莫测了。

    他举手投足皆有一种刻意的缓慢,说话也是如此。

    “关中那些世家大族不满秦王久矣,我军黄州战败后,他们必然会担心秦王一统天下,随后会削弱,乃至于镇压世家大族。这些人可会坐以待毙?不会!”

    石忠唐兴奋的道:“他们会动手。只需关中暴动的消息传到军中,秦王必然回师。”

    贺尊低下头,暗自苦笑。

    秦王的心腹谋士曹颖坐镇关中,另有虎贲之师镇压,谁敢暴动?

    关键是,许多世家大族的家主都在蜀地,或是在蜀地悄然返回关中的路上。

    没有主事人,谁敢暴动?

    大王,这是昏头了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