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新帝登基,定下年号为永德。以明年为永德元年。 登基大典虽说有些简陋和离经叛道,但还算是顺遂。 唯有新帝当众说出的那番话,令不少人心神不宁。 那些肉食者们当日就开始了聚会。 锦衣卫的指挥使进了后宫,捷隆暗自欢喜,觉着自己有戏。 “要盯着那些人。” 捷隆召集了锦衣卫的那些头目们,霸气侧漏的道:“陛下登基那番话,定然会引来许多不满。那些人胆大包天,天知晓能干出什么事儿来。这便是咱们锦衣卫出力的时候。” “是!” 众人低头。 “都好好干。”捷隆微笑道:“以后……以后……” 众人听他的声音不对,抬头一看,捷隆正呆呆的看着门外。 众人回头。 新晋丽妃站在大堂外,负手看着堂内,淡淡到:“继续!” 皇妃,皇妃竟然还能出宫……不,是还能来警衣卫?捷隆一个蹦跶就跳了起来,堆笑道:“见过娘娘。” “继续说。” 赫连燕走了进来。 “您说,您说。” 捷隆侧身相迎。 赫连燕走到上面,回身看着众人。 “我,依旧是锦衣卫指挥使!” …… 锦衣卫指挥使没换人,这让外界对新帝的离经叛道认识更深刻了些。 “历代帝王都把自己的女人藏在深宫之中,唯恐让外人看到。这位倒好,竟然大喇喇的让她们出来做事。” “这真是……令人耳目一新啊!” 几个酒客在酒肆里议论此事,直至看到一个小吏进来,这才改口。 小吏干咳一声,对迎来的掌柜说道:“今后……” “小人准备好了。”掌柜悄然递来一串铜钱。 “你这是想害我?”小吏冷冷道。 “谁敢啊!”掌柜赔笑道:“多年交情,多年交情啊!” 小吏不着痕迹的把铜钱收进袖口中,拍拍掌柜的肩膀,“好好干。” 等他出去后,掌柜去了后院,冲着地上吐了口唾沫。 “呸!狗东西!” …… “朕说过,治国,当以吏治为先。吏治糜烂,再好的诏令到了下面就会变成害民之策。” 登基后,新帝并未先封赏群臣,而是谈及了后续的施政。 “罗才那里要做好准备。”皇帝说道:“准备些官员,以备更迭。” 这话说的平静,可在场的都能想到背后的血腥味。 君臣此刻都是坐着,罗才起身,“是。” “其次便是理顺关系,从长安到大唐各处,官吏,钱粮,军队,工坊,田地多少,农人多少,商人多少。每年产出多少,还有多少潜力……这些都是家底。” 皇帝说道:“知晓了家底,才好施政。此事你等要抓紧,刘擎牵头。” “是!” 刘擎起身行礼。 皇帝这话一出,左相人选再无悬念。 “朕登基,多少人都在等着朕大肆封赏。”皇帝笑道:“可朕大概要令他们失望了。” 皇帝摆摆手。 韩泽上前,拿出旨意。 “刘擎为韩国公,左相。” 刘擎拜倒。 “臣,定不负陛下厚望。” “罗才,郑国公,右相,领吏部。” 这是兼职。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