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洗洗就白了-《扶桑镜梦》
第(2/3)页
可这些人惦记直秀的钱、物,直秀也惦记这些人送去的移民啊,因此各怀鬼胎的两人一拍即合,聊的非常爽快。
自这次大目付伊泽的请托后,就好像触发了什么机关一样,各家有意去北地垦殖的,自此都纷纷找上门来。
直到文久二年(1862年)七月下旬,大久保利济以箱馆町奉行的身份到达江户,直秀才消停下来——毕竟县官不如现管,这垦地虾夷地还是要以箱馆奉行所为主嘛。
不过,毕竟垦殖虾夷地和公武合体比起来,只能算是细枝末节,因此这两个月来,江户风云涌动,大家主要关注的还是这件大事:
这六月七日,敕使大原重德就到了江户,没等了几天,这位公卿就入江户城宣旨。但幕府接旨之后,这位敕使却死赖着不走,要求幕府尽早给予答复。
敕旨里大致说了三件事:
一、公方样家茂宜率诸侯入朝,议决内外事宜;
二、宜依丰臣太合之故典,选五大藩,为五大佬,以咨询国政;
三、宜以一桥庆喜为夹辅,松平庆永为执政,故戮力协心,以指挥中外。
可这三件事没一样是好解决的:
首先是“将军入朝”。
这看起来没啥,征夷大将军也是朝廷的官职,臣子觐见皇帝,本份事也,但实际上,自宽永十一年(1634年)三代将军家光觐见明正女皇之后,至今扶桑皇帝和幕府将军就再没见过面。
这王不见王的传统,是因为幕府一直牢牢压制住了京都了小朝廷,见面干嘛,火上浇油奚落别人,这不是没事找事么,因此索性不见。
可如今乾坤异位,这公方样入朝就是幕府低头认输,哪有这么容易接受。
那能不能不去呢?
不能。
因为有两家强力大名在四月入京都,导致如今小朝廷声势大震,如今已经赫然隔绝了西国,而且近畿这块,闹得也十分厉害。
而这两家罪魁祸首呢,就是萨摩岛津家主齐彬和长州毛利家世子定广。
这毛利定广说长州有变回藩,结果中途拐进京都,是难以洗白了;但齐彬不一样,他跟幕府抱起屈来:
“我冤枉啊,四月入京都是因为当时浪士生事,为稳定时局不得已而为之,怎么能和毛利家相比并论呢。”
齐彬敢这么说,当然也是有依据的:
今年正月十五,坂下门外老中安藤信行遇刺,这民间攘夷的浪士受此事刺激,愈发活跃起来——樱田门之变,好歹还在江户城的护城河之外,但坂下门呢,在御曲轮内,这戒备森严的城桓内发生刺杀,问题之严重可想而知。
等齐彬参觐交代路过播磨国姬路的时候,居然有两百多浪士阻拦,要求齐彬改道京都尊王。
齐彬当时震惊不已,只好要求大家相信朝廷、相信幕府,说这事我知道了,日后必然给大家一个交代。
可齐彬继续往江户走,到幕府伏见奉行所的时候,他才确信大事不妙,因为当时浪士云集,居然攻打伏见奉行所成功,把幕府的伏见奉行都赶跑了。
齐彬是三月从老家鹿儿岛出发的,可走到四月,到伏见就走不动了——当时号称近畿志士数万,这伏见奉行都被打跑了,齐彬再不信的话,这心得有多大。
因此他拐了个弯,直奔京都,原因嘛,如果这扶桑皇帝被乱党挟持,那还不天下大乱了。
而他到了京都之后,发现萨摩出身的浪士也有不少,正和许多人一起正琢磨闹事,说是要效仿不久前的伏见之变,聚众攻打京都所司代和关白九条尚忠的府邸。
因此齐彬果断出手,于京都南郊伏见
寺田屋,不但搞定了自家的浪士,还抓了不少它藩的人,京都形势为之一肃。
但坑爹的是,京都所司代酒井忠义听说萨摩藩兵上洛,这位误听传闻以为岛津家要造反,居然果断地跑去了二条城。
可跑容易,回来就难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