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九十二章:招安-《人神》


    第(2/3)页

    所谓士林礼,便是坛上的一套,称兄道弟,表字相称。

    叶君生道:“小生不敢……未知殿下邀小生来,有何吩咐?”

    不亢不卑。滴水不漏。

    赵匡启不以为意:“无它,闻君生名久矣,特意一叙罢了。请,请坐。”

    木桌上。一尘不染,被打理得极为整洁。上面摆放着的,除了旁边一副精致茶具之外,就是房四宝。

    看样子。似乎太子刚刚提笔铺卷,醮墨提书过一番。

    果然。一副中幅字帖,端端正正摆在他身前处。想必已成书一会了,上面的墨汁早就干透。

    觉察到了叶君生的目光,赵匡启干脆把字帖捻起来,笑道:“君生,你看宫字如何?”

    字帖笔墨纵横,写的是一首词。

    叶君生只看一眼,即刻便知道对方摹写的正是自己昔日之作。直接撇开词句,见那字是一手狂草,有很深的草圣痕迹。其中却写出了个人意蕴,狂放不羁,足以称得上是一首好字。

    赵匡启贵为太子,自幼学习无数,有鸿儒帝师。无论章经义,而或丹青字法,自然不会差到哪里去?

    “殿下草书,笔走龙蛇,一气呵成,有狂放之风,相当不错。”

    听到他的点评,赵匡启笑道:“这一首词,正是君生旧作。当时传到京师,我无意间闻悉,便好生欢喜。”

    说到这里,径直朗声念道:“未遇行藏谁肯信,如今方表名踪。无端良匠画形容,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才得吹嘘身渐稳,只疑远赴蟾宫,雨余时候夕阳红;几人平地上,看我碧霄中。”

    “啧啧,君生此作,看似直白,实则直抒胸臆,怀抱远大。若宫没有记错,这词乃是你在冀州所作。看来,那时候君生对于天下第一才子竞赛,便很有想法了。既感怀身世,又寄望将来。”

    赵匡启微微道来,还真像是在进行诗词鉴赏。

    这一首《临江仙》确实是当初在冀州,叶君生写来,送给黄元启的。

    当其时,李逸风早一步得到了《难得糊涂贴》,黄元启眼巴巴也要一幅字,于是叶君生便写了这一首词。

    时过境迁,此词也和他别的词作一样,传了开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