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五章 三路周军VS三路晋军-《演义级猛将》


    第(3/3)页

    啧啧,这么寥寥几笔,这一辈子名声可就全毁了。

    想到这,众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虽然不少人心里赞成鲁霸的方案,但都没说话,最后,还是姬林兵这个主帅开口,否决了鲁霸的提议。

    姬林兵倒不是怕污了自己名声,而是从大局考虑,就如之前说的,南陵、北陵二府作为晋州两国的边境屏障,位置险要,是兵家必争之地,同时也是周军攻略雍州必须要拿下的地方。

    这么重要的地方,安抚民心,拉拢百姓还来不及呢,纵兵抢粮,这不生生把民心往北晋那边推吗。

    说句难听的,周军此番就是败了,被迫撤出二府,但不损二地民心,来日再攻此处,相信南陵、北陵二府的军民抵抗之心也不甚激烈。

    与之相反的,如果周军抢粮,那么势必要激起二府民乱,到时就算是攻下了整个雍州,这两府百姓也是一快大麻烦,搞不好还会带动雍州其余府县敌视周军。

    西周要做的是一统天下,民心肯定要多考虑,短视之举不可轻违。

    …………

    众将大多数都被姬林兵这番言辞说服了,鲁霸虽有小小不满,但也没再说什么,姬林兵趁势,推动死磕将军关的作战方案。

    宁德武自然不允,但无奈寡不敌众,刚才姬林兵靠着一番演说,获得了不少印象分,因此拉拢了许多原本的撤兵党倒戈,最终让姬林兵如愿以偿。

    周军全力攻城,十日之内拿下将军关,置之死地而后生。

    与此同时,为防止百里防线的各防御点分兵来援将军关,姬林兵派宁德武前往南陵府,统帅南陵各部周军,牵扯曲梁防线的晋军,宋暑则回北陵,辅佐宋寒牵扯广清防线的晋军。

    姬林的这个部署思路,竟然隐隐地和彭阔海不谋而合。

    彭、姬率领主力死磕将军关,宋寒和典首余在广清—北陵交战,狄毅和宁德武在曲梁—南陵对峙。

    三路晋军VS三路周军。

    无形中形成了最和谐的决战之局。

    当然,彭阔海还派了一路汤祥去抄周军后路,这点姬林兵也想到了,他给了鲁霸两万人马,让他去死守玉湖滩一带,一旦周军不敌,要确保能够撤退路线顺通。

    确认了作战方案之后,各部将领纷纷领命而去,就连不服姬林兵的宁德武也不例外。

    公是公,私是私,双方在朝堂上打得再怎么厉害,但面对军令却丝毫不能含糊,如果宁德武抗命不尊或者阳奉阴违在私底下搞小动作,只要被抓住把柄,姬林兵就能以违反军规的名义砍了他。

    所以,别看刚才和姬林兵争的这么凶,姬林兵正式军令一下,宁德武也得老老实实依命行事。

    众将离开后,姬林兵亲自给宁太后写了一封信,信中说明了平安失陷的经过,又言明自己的罪责,表示愿回朝清算后,姬林兵以很大的篇幅督促宁太后快快筹集粮草,支援前线。

    写罢,姬林兵让人快马加鞭,八百里加急送往明京。

    既然决定了要继续作战,那后方粮草一事可不能耽搁,得尽快送来前线,虽然姬林兵也知道几十万大军的粮食不好凑,但情势如此,他也只能让宁太后多费些心血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