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18章 收家将?-《丰碑杨门》
            
            
            
                
    第(2/3)页
    如今他官居四品。
    和其他人相比,吕端是骄傲的。
    可是和杨七一比,吕端自愧不如。
    你一个官二代,还这么优秀,还让不让人活了?
    吕端心里不自在归不自在,但他却不能眼看着杨七挂印辞官而去。
    赵普可是给他下死命令了,一旦吕端放了杨七回京。
    那么赵普在朝期间,吕端就别想得到升迁。
    杨七的去留,可是关系到他仕途的,他绝不可能坐以待毙。
    “杨知州,你有没有想过,一旦你辞了官。大同军怎么办?令兄现在陷入昏迷中,令尊这个节度使要归京,你再辞官不做了。那谁去管理大同军?
    这杨家要是没了大同军,那杨家这个将门,可就没落了。
    难道你忍心看着杨家在你手上没落?”
    吕端的话,对杨七没有丝毫的影响,因为所谓的大同军,杨七看不上。
    但是,这话却戳中了老杨的软肋。
    公侯万代,这是每一个武将所期盼的事情。
    老杨也不想他死以后,杨家没落了,然后从将门里除名。
    毕竟,细算起来,老杨也算是一个败家仔。
    他爹当年把家业传给他的时候,杨家可是拥有两州之地的一方诸侯。
    到他手里,两州之地丢了,他也沦为了一个马仔。
    当然了,从国家的角度考虑,老杨是一个大义忠勇的人。可是从家族方面考虑,老杨确实是个败家仔。
    所以,他败家了,自然不能看着儿子再败家。
    因为儿子能败的家业,就剩下了杨家的军队了。
    一旦他死了,杨家再没了军队。
    那么杨家肯定没落。
    “七郎,万万不可肆意妄为。”
    关键时刻,老杨服软了,他轻声的劝解杨七。
    杨七很想怼老杨一句,大同军他看不上。
    不过老杨那首次流露出的殷切的眼神,让杨七心软了。
    终究是父子,杨七做不到铁石心肠。
    而南国那一片家业又不能暴露,所以杨七只能答应留下。
    “我可以答应留在代州任职权知州,但是汴京城我必须回去。哪怕几天也好。”
    吕端面色阴晴不定,他沉声道:“如果你只是回去几天的话,也不是不能商量。不过,此事本官做不了主,本官要上报中书省,由赵相公批示。”
    杨七沉吟了片刻,点头道:“可以。”
    当天。
    下午。
    雁门关内的一万五千的党项步卒,撤出了雁门关。
    李继隆带领着兵马,迅速的进驻到了雁门关。
    党项的兵马要走,杨七免不了送一程。
    杨七顺便提醒了宝言上师,让他回去以后,立马从西域调集人手。
    同时,杨七让牛头告诫初醒,暂时在山谷里安置下,等他从汴京回来以后,再帮他们谋划银州。
    牛头和宝言上师,带着希望离开了。
    此次党项的兵马,帮忙防守雁门关,一粒粮食、一枚军饷都没领,得到的只有一个关于册封的承诺。
    ……
    次日。
    一早。
    老杨带着一半剩余的火山军军卒,六十人,踏上了归程。
    同时,他也带着吕端写给赵普,批准杨七回京的奏折。
    吕端作为西北的承宣使,他也离开了雁门关,开始马不停蹄的去巡视西北诸军的情况。
    雁门关换了主人,杨七也不愿意多待。
    他让跟随他的六十多火山军的军卒,抬着杨五,去代州走马上任。
    自杨家镇守雁门关起,代州就一直是杨家的自留地。
    所以,杨起到代州任职权知州,并没有多少困难。
    从雁门关到代州,一路骑着快马,策马扬鞭的话,得花三个时辰,要是步行的话,那就得一天一夜。
    杨七抬着杨五这个伤员,所以不可能快马疾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