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24章 羊入虎口-《丰碑杨门》
            
            
            
                
    第(3/3)页
    彭湃下去就传达杨七的命令。
    杨七长叹了一口气,哭笑不得的摇了摇头。
    还真是不让人省心。
    他出了书房,沿着楼梯到了卧房。
    曹琳正在卧房的书桌前算账,见到了杨七,就放下了账册,笑盈盈的扑到杨七身边,环着他手臂,笑问,“郎君还有其他的好事儿要跟妾身分享?”
    杨七捏了捏曹琳的脸。
    曹琳有些发福了,脸上变的肉肉的,捏起来很舒服。
    “炸了皇宫四门,为你出了一口恶气,已经算是天大的好消息了。哪还有其他的消息能比这条消息好?”
    曹琳欢喜的道:“证实了?”
    “嗯!”
    “太好了!总算是出了一口恶气了。看他赵光义以后还敢不敢在背后对郎君下手。”
    曹琳欢呼雀跃,就差去放炮仗庆祝了。
    杨七从背后环保着曹琳,笑道:“好消息分享完了,有一桩糟心事儿,还得你帮我参详参详。”
    曹琳腻在杨七怀里,问道:“什么糟心事?”
    杨七把霍红叶和船娘子的事儿,仔细的给曹琳讲了一遍。
    曹琳听过霍红叶的事儿以后,一脸鄙夷,抬眼瞥了杨七一眼,小声嘲讽,“有什么样的主子,就有什么样的仆从。”
    杨七眉头一挑,愕然道:“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曹琳哼哼道:“当初你就是借着醉酒,强了妾身。害的妾身不得不嫁给你。”
    杨七脸色一黑,低吼道:“当初你可是自愿的……”
    曹琳俏皮的翻了个白眼,嘀咕道:“现在后悔了……”
    “后悔了?晚了!”
    杨七狰狞的一笑,“看家法。”
    夫妻二人在房里折腾了一会儿。
    从书桌前,折腾到了床榻上。
    一番折腾过后。
    杨七抱着香汗淋漓的曹琳,轻声道:“霍红叶的事情必须解决,强抢民女的这个恶名,不能扣在我头上。”
    曹琳屈指在杨七胸膛上画着圈圈,点头道:“就由妾身负责跟船娘子沟通。郎君是做大事的人,妾身一定不会让郎君身上背上恶名。”
    杨七道:“那我就负责教训霍红叶,还有说通那个老船翁。”
    ……
    翌日。
    晌午的时候。
    霍红叶领着稻草人们,以及船翁父女,一行人到达了大同府城。
    船翁瞧着大同府城的繁华,一时间看的有些失神。
    船翁年仅四旬,年少的时候也曾跟随着商队四处跑过,见识过不少府城。
    在他的印象里,边陲的府城不是这样的,或是一望无际的狂沙,千里不见人烟;又或者是铁马纵横,斧钺钩叉。
    百姓们饿的面黄肌瘦,见到刀枪就躲。
    官员们一个个凶神恶煞,逮着谁都想砍一刀,杀良冒功。
    总之,大同府城,和他看到的所有的边陲府城都不一样。
    这里的繁华虽然不如汴京,但是却比大宋其他地方要强很多。
    青石筑城的道路,笔直宽阔。
    道路上商旅匆匆,一辆辆马车上,堆着尖尖的货物。
    百姓们挑着担子、推着车子、背着褡裢,脸上洋溢着温和的笑容。
    官吏们一点也不可怕,热心的为不熟悉道路的商旅指着道路,耐心的挡下了行路的马车,扶着毫不相识的老婆婆入城。
    最让船翁意外的是那些孩子们。
    他们身上背着个小布包,偶尔两个调皮的撞在一起,小布包里的书籍撒满一地。
    几乎每一个过了六岁的孩子,身上都背着小布包。
    不论男女。
    这些小布包告诉船翁,大同府城内,似乎不论男女,到了一定的年龄,都能读书识字。
    这完全超出了船翁的认知。
    在他的印象里,最繁华的汴京城,也做不到这一点。
    船翁几乎对大同府城里的一切都充满了兴趣。
    一路上眼珠子都没停下过。
    好奇的他却不知道,在他即将要涉足的杨府内。
    某位侯爷,以及某位侯爷夫人,已经商量了一晚上对付他们父女的策略。
    他们此刻,就在府里等着他们父女。
    就像是两头老虎,正在等待食物降临一样。
    不知不觉见,一行人就到了杨府门口。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