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26章 出兵-《丰碑杨门》
            
            
            
                
    第(3/3)页
    “此一时彼一时。”
    吕端又瞥了李继隆一眼,眼神中充满了警告的味道,“不该问的别问。这一次请杨延嗣驰援瓦桥关,是本官的主意。有任何的罪责,由本官一力承担。连累不到你李将军。”
    李继隆不甘心的咬了咬牙,抱拳道:“是李某失言了……”
    “辽贼狡猾,雁门关一带多处防务,还要李将军亲自过问。本官就不送李将军了。”
    这是在逐客吗?
    在自己的帅帐内,被别人给逐了出去。
    李继隆感觉很憋屈。
    他起身拱了拱手,大步流星的出了中军大帐。
    站在大帐外,看着满营的军卒,李继隆再次不甘的咬了咬牙。
    曾几何时,李家是何等的荣耀。
    文人士子们,跪着在李家门口求提携。
    如今,他却被一介文人骑在头上欺辱,他怎么可能甘心。
    必须振兴家门!
    必须让文人们再次俯倒在他们李家门口!
    这一刻,李继隆振兴家门的心思,异常坚定。
    大帐内。
    吕端却没有这种化悲愤为力量的心思。
    他苦着脸,长叹了一口气。
    李继隆不甘心的心思,他又怎么可能看不出。
    可是,他没办法跟李继隆说实话。
    难道要告诉李继隆,皇帝一直昏迷不醒,随时都有驾崩的危险?
    这话他不敢说。
    如今,二皇子监国,三位宰辅辅政,对于皇帝一直昏迷不醒的事情,已经下了封口令。
    而他之所以出现在雁门关,也是三位宰辅的意思。
    请杨七出山,对付辽人,同样也是三位宰辅的意思。
    皇帝性命垂危,京师需要大批兵马拱卫,以防不测。
    所以根本抽不出兵马,过来对付辽人。
    请杨七出山对付辽人,有两层意思。
    其一,杨七两次挫败辽人大军南下,在辽人心里的震慑力,远超大宋的其他将领。由杨七出马对付辽人,再合适不过了。
    其二,牵制杨七。在皇帝性命垂危之际,杨七对大宋的威胁性也在直线提升。一旦皇帝驾崩,杨七若是趁着新帝登基为稳的情况下挥兵南下,肯定会对大宋江山,造成严重的打击。
    甚至有可能颠覆大宋江山。
    这并不是三位宰辅愿意看到的。
    所以,他们才想出了这么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用杨七去对付辽人,用辽人牵制杨七。
    ……
    宰辅们用心良苦,可是他们却小逊了杨七。
    杨七要是想挥兵南下,又岂会在乎赵光义是死是活?
    杨七手握西北四府,又掌控着整个南国。
    随时可以形成南北夹击的局面。
    而且,杨七也可以联合折家,逼迫曹家,给大宋来一个四面开花。
    所以说,杨七会不会挥兵南下,选择权完全不在大宋这边。
    而在杨七本人的意愿上。
    ……
    翌日。
    天蒙蒙亮的时候。
    李子枫就拿着吕端的手书,进入到了大同府城,面见杨七。
    杨七拿到了吕端手书以后,笑眯眯的递给了彭湃。
    彭湃仔细瞧过了吕端的手书以后,对杨七佩服不已。
    “少爷果然猜的没错,在李子枫背后真的有人。”
    杨七无所谓的摆了摆手,讥讽道:“这些高高在上的文官,也就这么一点儿小手段而已。他们就喜欢躲在别人背后,装腔作势。接触的多了,让人觉得恶心。”
    “传我军令,铁骑军主将杨延德,即刻率领游骑军预备役一万人,赶赴瓦桥关驰援。铁骑军暂由杜青掌控h,驻守好水川i。同时,命杜金娥、孟金榜率领晋军一万府兵,北上驻守三川口!”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