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56章 耶律休哥的獠牙-《丰碑杨门》
            
            
            
                
    第(1/3)页
    慈不掌兵。
    这四个字在耶律休哥身上发挥的淋漓尽致。
    他不仅对敌人狠,对自己人更狠。
    耶律学古脸上布满疑惑,不解的问耶律休哥,“王爷,为何不一句击溃宋军,反而让那些百姓去送死?”
    耶律休哥放下了酒杯,笑道:“捧日军可是宋国的精锐,和他们硬拼,有点得不偿失。再说,本王也是在等,等应州的消息。”
    “应州的消息?”
    耶律休哥点点头,“此一战,能不能大胜,就要看大石能不能拿下应州,能不能转战恒山。一旦大石越过了恒山,那么入侵我辽国的这些宋军,就是砧板上的羊肉,任由我们宰割。”
    说到这里,耶律休哥脸上布满笑容,“只要大石能越过恒山,进入到宋国境内,此一战我们不仅能够歼灭宋军,还能从宋国身上挖一块大肉。嘿嘿嘿……”
    耶律学古一脸振奋,躬身道:“王爷英明……”
    ……
    铜台关外的高处恭,丝毫不知道耶律休哥的盘算。
    在王超进行了一次佯攻以后,他也看清楚了铜台关内的‘虚实’。
    重新排兵布阵以后,捧日军作为主力进攻铜台关,雄建军的将士们被分配到了侧翼。
    近六万人,一举压向了铜台关,一场大战再次掀起。
    高处恭用兵远比王超老道,加上有捧日军精锐在,攻上城头的用时,远比雄建军用时要少。
    然而,他的遭遇和王超却如出一辙。
    眼看着大胜在即,却被迎头泼了一盆冷水。
    登上了城头的捧日军将士,被凶悍的辽人挡了下来。
    似乎差一点点,就能拿下铜台关。
    就差那么一点儿。
    于是乎,第三轮的攻击再次发动。
    ……
    第四轮。
    ……
    第五轮。
    ……
    耗时三天,组织了二十几轮的进攻,每一次似乎都差那么一点儿。
    每一次都要在拿下铜台关的时候,就被打退。
    双方僵持在铜台关前。
    ……
    而在遥远的应州城。
    耶律休哥真正的目的所在地。
    耶律大石率领着五万辽军铁骑,十万辽民,以最快的速度偷袭了应州城。
    应州城内防御的兵马并不多,仅有保信军的五千兵马驻守。
    五千厢军,面对五万辽国正规军,十万辽民,根本是不堪一击。
    几乎是一面倒的屠杀。
    距离应州城不远的恒山缓坡上,杨七在观战。
    在他身侧,有彭湃率领的负责保护他安全的稻草人。
    在他身后,是杜青率领的铁骑军军卒。
    “应州城完了……”
    眼看着耶律大石麾下的辽军,一窝蜂的铺上了应州城城墙,杨七低声感叹了一句。
    彭湃略显惊愕的道:“少爷,您是怎么知道辽人会出现在应州城的?”
    杨七沉吟了一下,唏嘘道:“一点儿分析,一点儿判断,再加上一点儿感觉。”
    顿了顿,杨七在彭湃疑惑的眼神中,解释道:“瓦桥关的战事,猫腻很大。二十一万辽军,被十万宋军打的节节败退,这根本就不符合常理。
    要么是耶律休哥在故技重施,诱敌深入;要么就是辽军的主力根本不在瓦桥关。
    飞狐口的战事打的也很蹊跷。
    那辽将萧干,也是个不错的将领,领兵打仗不在话下。
    可是飞狐口一战,萧干被石守信打的溃败而逃,死守在灵丘不出。
    这恰恰说明了,他手里并没有辽军的主力,所以只能趴在灵丘当乌龟。
    那么,辽军的主力去哪儿呢?”
    杨七自问自答,指着应州城,笑道:“最大的可能就是偷袭这个被人忽略了的应州城。我和萧倬那个女人有约定在前,所以不可能出兵帮大宋抵御辽人。那么应州城一线的防御,就全赖与雁门关的李继隆部的禁军。
    三万禁军,想要守住着狭长四百多里的边陲,根本不可能。
    所以说,这里是大宋边陲布兵,最薄弱的地方。也是辽军最容易偷袭的地方。
    正是因为有这个猜测,所以在来之前,我就想要先到这里看看,却没想到真的碰上了辽军攻城。”
    “少爷英明。”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