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73章 消失的吕蒙正-《丰碑杨门》
            
            
            
                
    第(3/3)页
    每年到了交税的时候,几乎不用官府怎么催促,南国的百姓就痛痛快快的把粮食上交了。
    甚至还有一些二货们,威胁着官府多收些粮食的。
    旁人知道了此事,或许觉得这些二货们是傻,可是吕蒙正却觉得这些二货们聪明着呢。
    因为他们的粮食堆到家里也是发霉,还不如直接交给官府呢。
    南国的官府有一项政策,每年的征粮大户,他们的孩子上学所需的费用,都会被减免。
    而南国的大部分的孩子,已经脱离了扫盲阶段,现如今都在县里的县学内学习。
    一些距离县城偏远地区的孩子,每年所需的学费、住宿费、车马费,加起来都是一大笔呢。
    而一旦被评为征粮大户,他们能省下很大一部分的钱粮。
    相比而言,多交的那些粮食,对他们而言算是九牛一毛。
    文化上,南国几乎所有的地方都实行了基础教育,各村各庄各镇,凡是满八岁的孩子,必须前往官办私塾内学习。
    不允许出现任何拒绝的理由。甚至有些大人,也在被强制学习之列。
    县内有更高一级的县学,县学内的设立的科目更是多不胜数,涉猎到各行各业的都有。
    府城内有书院,书院里几乎都是在培育高等人才和各行业顶尖技术人才的地方。
    还有最高级的汉城都城内的两大大学堂。
    一文一武。
    培育更高等的人才。
    凡是从两大大学堂内出来的人才,基本上在南国境内那都是横着走的人才。
    只是由于目前两大大学堂设立不久,而能考入两大大学堂的学子们不多,所以看着有些萧条。
    但是,吕蒙正可以肯定,再给南国十年时间,南国不仅能够完成全民识字的目标,还能多处一大批的高等人才。
    而这些,大宋是做不到的。
    别说给大宋十年,就算是给大宋一百年,大宋的教育上也不可能达到南国这种程度。
    吕蒙正曾经在跟着苏易简学习南国政策的时候,亲眼目睹,不论是南国的那一级的官员,在教育问题的钱财上,从来没有克扣的。
    南国的特务机构稻草人,对教育问题上的钱财,那是层层把关,从头盯到尾,无人敢在这上面贪污。
    一经发现,全家被发配到女魔王的帐下去。
    到了女魔王的帐下,那可是比死还惨的待遇。
    他也曾亲眼目睹,苏易简在批复教育用钱的时候,每一年所批复的钱财,多达上千万两。
    以上简单的两方面,大宋做不到。
    商业上,南国的商业很繁华,繁华程度甚至超过了大宋。
    南国对商业很重视,也很保护商人的利益。南国有很完善的商业律法,并且有专门管理商业方面的官府。
    商人不仅可以在南国安全的行商,还不用担心因为赚的多,被人惦记上。
    自从南国的商业律法传出去以后,各地的商人都拼命的钻进南国。
    不说别的,光是南国朝廷每年批复给商人们定居的户籍文书,多达上万册。
    这么多的商人进入到了南国,不仅带动了南国的商业繁荣,而且还为南国带来了巨大的财富。
    南国原先设有的两个港口也扩建到了四个。
    每天都能看到有许许多多南来北往的商客,在南国停留。
    军事上,南国可以说非常的疯狂。
    全民兵役制度。
    这是一个吕蒙正闻所未闻的兵役制度。
    不仅是男子到了一定年龄后要从军,甚至还有女子在成年以后从军的。
    而南国的女子对于从军没有多少抵抗,反而有不少女子踊跃的去参军。
    原因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