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恶女谋士竟吃瘪-《当谋士的那些年》


    第(2/3)页

    小二道:“如今秦王势弱不过一时,他为南夏如今的盛世立下过汗马功劳,何况靖王卫濯手上兵权系数由他继承,无论在朝在野都有极深底蕴。而且大燕派驻的镇守士官一日不除,南钰就不会真正失势。我们需要时间机遇,如今只能等待。”

    晏清洵点头赞同,道:“女公子觉得殿下应当如何树立威信,培植在朝势力?”

    小二道:“南氏是靠武力打下的天下,新贵族以“八柱国”为首,多数都是臣服大燕的中原军阀世家,底蕴谈不上多深厚,不过这些人对大燕的暴政极为仇视。父亲迎娶隆曦,固然笼络了大燕在朝势力的支持,但在君中却并不受臣子拥戴。”

    晏清洵道:“女公子觉得,由殿下拉拢南夏军中大臣如何?”

    小二摇头:“不可,若依靠拉拢军中大臣掌权,势必要对以隆曦和洛阀为首的长公主势力,做出表态,但父亲原是想两方都不得罪。若如此,大燕会认为父亲不受控制,最终在与秦王的对峙中失去优势。”

    晏清洵想了想,道:“若是拉拢大燕镇守督官,免不了纵容隆曦家臣及镇守督官的横征暴敛,到时候引得百姓怨声载道,朝野矛盾只会日益激化。”

    小二道:“南夏仍遗留着前朝风气,以‘清流’为贵。父亲侧妃卫氏正是前朝公主,他虽借此拉拢了部分前朝归顺的清流势力,但缺少真正属于自己的势力。所以,我们要修建学宫,推行科举。”

    晏清洵点头道:“如此不仅可以培植自己的势力,亦能树立良好威信。女公子高见!”

    建光九年四月,太子拿出私库,在京畿各处修筑官方学宫,广邀名士讲学论道,不少寒门子弟亦得到赏识机遇,为时人所称颂,东宫权势一时达到顶峰。

    但小二提交的科举议案却被压而不发。

    建光九年五月,晏清洵回乡省亲。

    东宫书房内,得知消息的小二,不禁控诉道:“父亲!”

    太子道:“不必多言!你可知科举之法断了门阀绝路!一旦孤敢上奏,现有的大好局面,顷刻间便化为乌有!说不准连储君之位都会被群臣,起而废止!大燕门阀根深蒂固,也绝不会相助我们!”

    “女儿明白父亲的顾虑。但父亲如今势力多是来自徐太师与前朝归附,咱们始终还是要培植属于自己的势力。”

    聂棣讽道:“女公子此言差矣!徐太师实乃殿下岳父,对东宫忠心耿耿啊。不说先前为对付秦王,引得朝野沸腾,全靠徐太师竭力辅助。女公子此言得多让功臣寒心呐?”

    小二冷冷地看着眼前的儒雅书生,她如果没记错,一月前在参加过叶夫人赏花宴的回宫途中,她曾亲眼见到此人与南钰谈笑风生,如今换了个身份就想瞒过所有人,做梦!

    小二不理会聂棣,只对太子道:“父亲明察!女儿并非存心质疑太师忠心,只是,他必然会先择族中子弟入朝为官......”

    “依照你的意思,本宫忠心辅佐殿下这么多年、是曾言即刻告老还乡亦无二话、建下诸多功劳的父亲,连举荐族中几个子弟为官都不行?若真是这样,只怕人人都要像傅家一样投靠秦王门下!”

    小二话还没说完,便被气势汹汹赶来的徐侧妃打断。

    “娘娘,我不是这个意思!我说的是门阀与寒门......”

    “好了,二姑娘不必解释,本宫相信你。”

    嘴上这样说,谁会信她相信自己。小二求助地看向太子,希望他能做出一个态度:“父亲......”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