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5章,冷娃子-《谍影:命令与征服》
            
            
            
                
    第(2/3)页
    穿着陕军的军装。但是没有军衔。
    传言是事变以后,十七路军的官兵,都将军衔领章撕掉,以示决心。包括那位杨总指挥。
    现在看来,传言是真的。他们的领章还没戴回去。
    西北事变……
    大局当然是好的。改变了历史进程。
    但是对于大部分的普通士兵来说,似乎就不是太友好。他们的命运也因此而改变。
    想起一句话。
    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的头上,就是生命无法承受之轻。
    在这样的历史大事面前,普通人唯有一声叹息。
    默默等着陕军军官到来。
    对方倒是没有狂躁。规规矩矩勒停战马。举手敬礼。
    张庸举手还礼。
    “国民革命军,第十七路军,独立第四旅,旅属骑兵连,连长,晁立春,前来报到。请长官指示!”
    陕军军官中气很足。声音洪亮。但是隐隐间蕴含怒气。
    虽然表情控制的很好。
    “你好。”
    张庸点点头。语调平静。
    他完全能理解对方的怒气。没有发作,已经很好。
    眼下的西北,很多人都有怒气。
    事变以后,一连串的反应,确实让普通人很难接受。
    对方一个骑兵连连长,当然也是普通人。
    普通人唯一能做的就是接受。
    因为你没能力改变。
    军政部对东北军的处置,其实是非常混乱的。
    故意的。
    一会儿要这样,一会儿要那样。
    但是对陕军的处置,就更加混乱。直接要求陕军从27个团缩编成7个团。
    那是大头都不要,只要零头。然后就没有下文了。
    粮饷什么的,当然也停发了。
    其实,就是故意逼十七路军起来造反,然后消灭。
    胡宗南带领的嫡系部队磨刀霍霍。
    同时,军政部胁迫十七路军的杨总指挥“出国考察”,将陕军的主心骨扔到国外去。
    没有主心骨的陕军,自然混乱。
    “我是张庸。军政委员会督察专员。你们有什么事?”
    “我们要到前线抗日。”
    “想去抗日?”
    “对。我们要到前线去打倭寇!”
    晁立春大声回答。
    张庸沉默。
    对方的话,他持保留态度。
    怎么说呢?七分真,三分假吧。抗日是真。想要借此保存也是真。
    有些事,也不能说的太透。否则,大家都没意思。
    陕军现在想要生存下来,只有打出抗日救国的口号,争取大义名分上的支持。
    但是,这个口号,其实也是双刃剑。
    既然要抗日,那就要离开西北,前往东面。向东才能抗日。
    就好像东北军这样,军政部命令伱东调,你是不可能拒绝的。因为你的口号就是抗日救国。
    你一直躲在大西北,怎么抗日救国?和日寇根本都不接触!
    必须去淞沪,去鲁南,去安徽,才有和日寇接触的机会。否则,你就是光说不练。
    陕军也是如此,必须东调去前线。
    想留在关中,又高喊抗日,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你们找张冲没有用。”
    “为什么?”
    “找我。我能帮你们。”
    “你?”
    “我可以带你们上前线。”
    “口说无凭。”
    “军政部已经有调令,十七路军会全部离开关中,前往抗日前线。你收到这样的命令没有?”
    “没有。”
    “那我现在就告诉你。你想要杀日寇,机会多的是。就看你有没有杀日寇的本事。”
    “你要怎么看?”
    “当然是亲自考核了。拿出你的真本事来吧!”
    张庸毫不掩饰。
    激将法其实很简单。但是很有用。
    有时候,你明知道是激将法,但是你也愿意接受。因为你要证明自己。
    “孙德喜!”
    “到!”
    “放一块拳头大的土块到前面那棵歪脖子树上。”
    “是。”
    孙德喜答应着去安排。
    那棵歪脖子树距离大约100米。只多不少。
    如果能够一枪打中,说明是有真本事的。当然,如果是能够在疾驰中命中……
    那就更好。说明的确是有杀日寇的本事了。
    很快,孙德喜部署完毕。
    拳头大的土块,肉眼只能看到一点点。和黄豆差不多。
    张庸拿出两个弹夹。
    “我给你十发子弹,十发子弹打完……”
    “砰!”
    话没说完,枪响了。
    土块被打碎了。飞溅出一小撮的灰尘。
    张庸:……
    呃,要不要当场打脸。
    你等我说完再打好吗?
    不懂事……
    但是,无所谓了。
    大部分陕军,就是这么粗糙的。
    陕军的前身,其实是西北军。和二十九军是同宗同源的。
    西北军怎么说呢?就是一个字:勇!
    著名的大刀队,就是他们搞出来的。
    没有十二分的勇气,大刀队是不可能战胜日寇的。
    但是西北军基本上不会玩弄阴谋权术。往往容易被敌人收买。或者反间计。
    “专员,你看怎么样?”
    这不,晁立春瓮声瓮气的叫喊。完全不给张庸面子。
    甚至,有可能是故意的。就是故意让张庸下不了台。
    “很好。”
    张庸倒是没什么难受。
    别人是真的有本事嘛!
    既然是有本事的人,怼自己两句也不算什么。
    抗日战场,最终还是要依靠千千万万个晁立春这样的战士,前赴后继,奋勇厮杀,才能取得胜利的。
    否则,个个都是他张庸这样的。都不用打了。直接举手投降。
    说到拼刺刀,他张庸肯定没勇气。
    “那……”
    “奖励你一把手枪。”
    “什么?”
    晁立春皱眉。
    然后看到张庸拿出一把大眼撸子。
    好像是大眼撸子。他只见过。但是没有亲自触摸过。自然是艳羡的。
    张庸拿出来的,的确是大眼撸子。也就是柯尔特M1911大口径手枪。口径11.43毫米。威力很大。弹容量七发。
    因为口径大,威力大,所以获得大眼撸子的美称。是所有撸子里面的天花板。
    由于11.43毫米口径的子弹很难找,所以,大眼撸子在华夏,是相当珍稀的。
    “这是奖励你的。”
    “真的?”
    “怎么?觉得我在骗你?”
    “不是。”
    “那就拿走吧!需要子弹,随时找我。”
    “谢谢。谢谢。”
    晁立春犹豫片刻,终于是接过去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