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瑶池论道-《灵山志》
第(2/3)页
王母见状,说道:“陛下诚心询问,你们不要有所顾忌才是。”
老君见王母说话了,开口便道:“佛祖先请!”
“哪里哪里,帝师年长为尊,帝师先请!”如来双手合十应道。
王母见状,樱口微开道:“灵山万里,远来为客,还是佛祖先请吧。”
如来稽首道:“多谢王母,如此贫僧便抛砖引玉了。这御下之道在于统御,即是立规矩、严管束、重奖罚,更在于传播教化、仁慈和康乐,使之同心同德,齐心协力,共禳盛举,这是贫僧的一家之言。”
“至于这君王之道么,颇是深邃,贫僧实在不知,陛下、王母勿怪。”如来说完,合掌立于一旁。
王母凤目转向太上老君,
“陛下、王母,这君王之道么,治大国若烹小鲜……”老君滔滔不绝:“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则以百姓为刍狗。”
“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根,躁则失君……”老君一掸玉柄拂尘,飘逸至极,最后总结道:“无为,则无不治啊。”
“无为,则无不治?”玉帝手捋长须,细细揣摩这句话的含义,兀自在那里沉吟思索。
王母见状,忽然发问道:“如今佛、道、儒三家教众广布,声名远播,常有上仙、高人才识兼通三教,那么,你们这三家教义又有什么不同呢?”
老君看了如来一眼,说道:“天上修道、人间修儒、出世修佛,实在是殊途同归,万法归一。”
王母又追问:“万法归一,这一又归何处呢?”
如来阔口微开,笑答道:“这一就是天道啊。”
老君又一掸拂尘,接道:“天道苍苍、地道玄黄、人道无常。这天道玄奥,难以揣测,必先结人缘,明地理,顺自然,才能洞悉天道一二。否则那就不是天之道,而是天知道了。。”言罢,众圣都抚掌大笑。
当日,玉帝、王母又设蟠桃盛宴款待二圣,直到面色微醺,天色将昏,方才席尽人散。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