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底层百姓娱乐方式贫瘠的时代,新戏受底层人喜爱的程度,超乎人们的想象。 对新戏人物的模仿,以最快速度的传播。 无论是真心认可,还是抱着吸引眼球的目的,人们学习新戏中角色举止的行为,到处都可以见到。 百姓们能看三次五次,十几次都打消不了看戏的热情。 哪怕是宁王,也被舞台上的新戏内容所吸引了。 这种全新的,让人更身临其境,并且填满了故事内容,不像传统戏曲,一段故事就是整场戏。 人们没有移开眼神的机会,宁王心中的那点不满,早就忘记的无影无踪。 年轻人的忘性快,更容易被新生事物影响的特性,哪怕是宁王也免不了俗。 “这是真的吗?” 朱权忍不住好奇的问道。 “是真的,有原型人物。”朱高炽用肯定的语气说道,不给人会产生怀疑的犹豫。 听到朱高炽的回答,朱权感到惊叹。 “想不到北平的风气,已经提升到了如此地步吗,真是令人不敢相信啊。” “提升军人社会地位,增加军人的荣誉感,是北平和中华重工一直在做的事情。” “当社会认可军人,并以军人为荣,那么具备了社会责任感的军人,有这种军人的军队,将是最强大的军队。” 朱高炽笑着说道。 宁王所处的位置很关键。 属于必须要拉拢过来的人物,否则会引起很大的麻烦,那么让他心向北平模式和北平文化变得重要。 只要宁王愿意学习北平模式和北平文化,他的政治立场也就天然的站到了北平这边。 “让百姓认可军人不容易,更不提以军人为荣,想要达成这种风气,恐怕很难做到。” 闻言,朱高炽看了眼朱权。 宁王很年轻。 能有这个认知的确难得。 不过想到此人未来的表现,以及治理大宁的能力,倒也不奇怪了,此人是位合格的藩王。 “大宁能做到这样的程度吗?” “可以。” 朱高炽笑着说道,“只要中华重工在大宁的工业化推动,坚定不移的走下去,提高了人们的生活物资水平,再辅助军人待遇,以及引导社会风气,社会对军人的印象,很轻易的扭转过来。” “真的这么简单?” 朱权有些怀疑。 当然不简单。 中华重工可是自己一手创办,在后世巨人的肩膀上,综合了无数实际经验才结出的成果。 朱高炽轻轻的说道:“军人打仗,特别是对外打仗,属于保家卫国的行为,这是毋庸置疑的。” “军人和老百姓的利益有一致的方向,所以只要扭转当下不利的因素,那么社会以军人为荣,并不是难事。” 舞台上。 大戏落幕,报幕人员上台,朗声告诉观众们,新戏的原型是紫荆关士兵,新戏来自真人真事。 短短的一句话,让观众席上的观众们激动到了顶点。 掌声犹如雷鸣般的响动。 观众以军人为主,军人讲究秩序,有序的退出大剧院,最后,宁王和朱高炽,以及房宽等人告别。 第(1/3)页